中國塑料制品年出口量下降20% 相當于1100萬噸
11月7-8日,第十三屆中國塑料博覽會在浙江余姚召開,會議中相關數據透露,受美國、歐洲和日本市場影響,2011年中國塑料制品出口將出現20%的跌幅,是近兩年來下滑最大的年份,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國內市場表現尚可。
第十三屆中國塑料博覽會現場
經濟專家分析道,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整體化工行業表現都呈現下降趨勢,而塑料行業表現最為突出。
在傳統的外貿發展中,塑料出口業務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方面,而今年國際經濟環境對塑料出口行業確實影響不小,所以,這樣的信號讓一些悲觀主義者聞到了一絲不安的氣息。
按照歷年發展形勢估算,今年國內工程塑料增速至少在15%以上,想想看,這樣的增幅預算和現實意義上巨幅下降,不得不讓致力于這個行業發展的人士瞠目,所以,盡管還沒有官方數據出來,但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感到隱隱不安,如會議中,行業專家們就表示:我們正在目睹中國市場投資和出口方面的巨大風險。
CMAI公司駐中國區域咨詢總經理PaulPang似乎更擔心中國市場的變化,他在會議上也表示,中國化學品項目可能因經濟放緩實現軟著陸,只有25%的機會是能夠實現“硬著陸”。其實,全球經濟中有很多令人緊張的因素,似乎此次歐洲問題表現得更加強勢一些。
中國樹脂協會和中石化經濟學發展研究會也在數據中提到:受到歐洲債務危機、日本自然災害和美國經濟疲軟的影響,中國塑料出口三大主流市場——美國、西歐和日本前七月出口量降幅達到了30%以上,出口市場變化使一些企業發展面臨困境,尤其是一直以出口業務為主和中小型的企業,不過在亞洲其他地區和新興的市場,塑料制品出口在表現尚可,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歐美日三大市場巨大壓力。
中石化塑料行業專家、中石油化工協會負責人和IHS公司執行總監三方發言人也表示,塑料出口行業今年的發展出現了與預期有巨大差距性的發展態勢。中石化北京總部方面的數據就顯示,2011年塑料出口量可能下降20%,相當于1100萬噸的數量。
出口轉內銷 中小企業將獲得政府關注
當然,對于年內出口量的下滑我們要正確看待,盡管數據表現欠佳,但仍然保持較高的歷史水平。中石化方面近期就發表聲明表示,將以優質的產品制定2012年出口1200萬噸的計劃。
由于三大市場影響中國塑料制品出口受阻
PaulPang稱,因為北美和歐洲市場的影響,一些塑料企業在近幾個月發展都不理想,有些企業出口降幅最高達到了60%以上,不過一些商家在九月出現了好轉跡象,主要是由于國外傳統節日的來臨使訂單量上升,如浙江沿海地區就表現出了這樣的特性。
為了應對低迷,中國經濟政策計劃將著重關注面臨危機和即將破產等中小生產企業的穩定上,以此來改善促進增長和反通脹之間的平衡。
“以前能夠推動市場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房地產業和以出口業務為主的企業已經不能帶動增長了,正如低碳經濟不能推動新時期新階段的增長一樣。我們的關注目光應該放的更寬一些或者更專注一些。例如,由某互聯網公司組織的一項由40多家塑料加工企業調查問卷表明,出口型企業被暴他們產品的下降了10%-20%,而國內市場業績仍保持了歷年市場的增長水平,由此,如果能夠有效地調節局部市場情況可能會好一些,比如說發達城市和中國北部市場,這些地區的市場剛性需求始終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中國化工經濟數據中心主任舒朝霞表示。
對于目前現狀,有多位分析師也總結了一些原因,其中較低利潤收益和塑料加工產能過剩也是使塑料加工行業面臨的挑戰之一。
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郭勇新就指出,目前塑料企業年平均利潤水平在4.9%,低于國家平均利潤水平5.45%標準,產能過剩和缺乏自主創新是最大問題,同時還有太多中小企業在這一領域沒有顯著成績和創新的產品,這樣就意味著產品利潤不能夠提高,這將最終導致企業合并和固結。有行業人士預言在未來五年內,我們將看到這一領域的巨大改變,這對國內塑料企業發展也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消費結構中,中國有很大的潛在的消費空間。目前中國使用塑料的人均消費率相當于韓國1990年的水平,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國內市場的需求將繼續保持上漲趨勢,也將促進中國塑料市場需求更加穩固。
中石化消息稱,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在9%左右,中國內陸省份工業化將如沿海地區一樣達到11-13%的增速,預計塑料內銷市場不會低于去年水平。
不過,舒朝霞表示,因為國際經濟刺激方案的逐漸實施,今后三年內,發達國家將出現許多新的問題,而發展中國家也將通過控制通貨膨脹使經濟發展放緩,塑料市場的步伐可能會會隨之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