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塑料瓶=一張雨傘布!
不可能?
行!有圖有真相。
一張傘布用四個塑料瓶就可以制造出來
鏡頭轉向泉港一家資源再生公司。
麻袋像小山一樣堆積在生產車間內,麻袋內是已經過破碎的各種塑料瓶。當下正在生產的,是黑色雨傘布。
細絲制成無印染、固色效果優異的成品布料
該公司副總經理謝歷峰介紹,黑色的布對塑料瓶的顏色沒有要求。如果所要生產的布的顏色,可以從塑料瓶的顏色中直接找到,就不需要再添加色母粒。
經過加工制造成有色環保長絲
第一步當然是清洗,工人將塑料瓶碎片倒入清洗的機器內以徹底清除雜質。隨后原料進入投料生產環節,塑料瓶碎片再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已成了一條條極細的黑絲。
這看起來很細的一條絲線是由72條小線合成的,小線得用幾千倍的顯微鏡才能看清楚。
工人將塑料瓶攪碎再進行清洗
塑料瓶華麗轉身成為絲線后,一切就顯得簡單了,1500條這樣的絲線經過整經、并軸之后,就可以織造,最后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匹匹黑色的牛津布了。據稱,4個普通大小的塑料瓶,就能制作出一張雨傘布。
據介紹,他們企業每年要消耗約7億個塑料瓶,生產成3300噸布料。而1噸滌綸牛津布的生成,可節省6噸石油資源,節約50噸印染用水,減少排放和處理50噸印染廢水,減少4噸引燃蒸汽消耗、減少燃煤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8公斤、減少煙塵排放60公斤、減少爐渣28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