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明星電纜有限公司輻照中心公共服務平臺上,一條條基本成型的電線電纜,正接受著一種特殊的工藝處理。這些原本易老化、穩定性差的普通電線電纜,通過該自有知識產權的電子加速器分子結構特殊處理技術,耐熱性、穩定性迅即增強,其產品科技附加值也大幅提升。
如今,在無為縣電線電纜產業基地內,像這樣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企業還有不少,這些企業借助科技轉化效應,不斷加快傳統產業提升速度,積極搶占國內外產業的前沿陣地,走出了一條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新路。
“產學研”合作一體發展
坐落在無為縣壩灣工業區內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4家子公司的電線電纜制造及相關產品開發的企業,產品有30多個系列、逾千余個品種。從2008年起,該公司改變發展思路,相繼同上海電纜研究所、北京橡膠工業設計院、江南大學、合工大等專業機構、高等院校加強合作,及時引進與吸收其最新科研成果,相繼開發出風能系列電纜等多種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為可持續發展增強了后勁。在此基礎上,2009年,該公司技術中心還與德國一公司合作開發出一項新產品,在取得新型專利與高新技術產品稱號的同時,還獲得了一系列國際標準認證證書!敖柚a學研’合作一體化發展模式,公司目前每年有3—6種新品種上市,帶動了企業對新產品開發的效率,提高了公司產品技術含量,已擁有30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項,目前新產品產值率正不斷穩步上升。”總工程師周友芝自豪地說。
深層研發夯實產業基礎
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企業只有注重科技創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安徽明星電纜有限公司僅用3年時間就達到了5億元產值的規模,實現了同等規模企業需要5—10年才能實現的目標,其成功訣竅就是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深層次研發轉化成果,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總工程師梁明寶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伊始就格外注重科技自主創新,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公司輻照中心系全省首家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電子輻照加速器,并握有“民用核技術在電線電纜上引用”的自主知識產權。為充分發揮該中心在加快企業核心產品、新材料科技研發進程的作用,公司陸續投入數千萬元。近年來,該公司共研發出10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擁有14項專利與發明專利,多種新產品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
明星電纜公司還借助產業集群的優勢,發揮輻照中心的技術優勢,帶動了軌道交通電纜、光伏發電用電纜等一大批高附加值產品的興起,并逐步搶占市場份額。
人才集聚加速技術轉化
對于原在一家國企科研技術部門供職的付世財而言,幾年前剛與安徽江淮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接觸時,在他的眼中,這家企業與該縣電線電纜基地其它企業并無明顯區別。幾年后,這家企業已一躍成為該區域排名靠前的幾家規模企業之一。
“秘籍”何在?安徽江淮電纜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后學東介紹說,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只有不斷地吸引人才,才能借助人才集聚的優勢,加速科技轉化速度。
近年來,該公司通過外引與內培等途徑,建立起自己的研發隊伍。目前專門從事研發工作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已達50多人,其中不乏專家型人才、具有高學歷且富有經驗的實用型人才。此外,公司還注重將生產一線的骨干員工專門選送至高等院校深造,將前沿理論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幾年來,該公司已擁有了1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與1項發明專利,成功轉化7項科技成果,開發出23種新產品,進一步優化與調整了產品結構,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