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吉炭26日公告,公司曾于9月28日發布公告,預計參股的江城碳纖維將于2011年11月正式投產。經公司向江城碳纖維了解,由于其設備調試及試生產過程比預計所用時間延長,所以11月無法正式投產。具體投產時間需江城碳纖維獲得進一步試生產反饋結果后方能預計,屆時公司將另行公告。
資料顯示,江城碳纖維成立于2008年12月12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原是中鋼吉炭全資子公司。由于中鋼吉炭旗下神舟碳纖維為軍品生產企業,而為中鋼江城提供設備的美國公司受美國軍品出口政策的限制,無法獲得產品出口許可證。只有確認江城碳纖維不屬于軍品生產企業控股的子公司,美方才可發放出口許可證。2009年12月28日,中鋼吉炭決定將江城碳纖維70%的股權作價3500萬元轉讓給控股股東中鋼集團,從而避開美國方面的出口政策限制,使相關設備能夠盡快到位。
2010年1月,科技部將吉林市認定為唯一的國家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目前吉林化纖集團主要生產原絲,神舟碳纖維和江城碳纖維主要做碳化,而中油吉化既做原絲又做碳化。按照規劃,江城碳纖維一期規模為500噸/年,二期為1500噸/年。
股價一度遭遇爆炒
其實,這已不是江城碳纖維第一次延期。
中鋼吉炭2011年半年報曾預告,一期工程投產時間為2011年9月下旬。由于當時外界預計《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于9月6日推出,規劃將推進碳纖維產業化,中鋼吉炭隨即遭遇爆炒。
8月9日,中鋼吉炭從10.92元/股起步,經過短暫調整,9月份逆市連續上漲,成交量逐步放大。到9月28日,該股盤中最高摸至15.98元/股,漲幅為46.34%。也就是這一天,中鋼吉炭改口稱,由于生產線目前正處于設備調試并逐步進行試生產,預計江城碳纖維投產時延遲到11月;9月29日,中鋼吉炭大跌7.05%。
由于國慶長假,10月份可交易的時間并不多。中鋼吉炭很快重拾升勢,10月17日幾乎摸到18元/股才回落到15元/股附近盤整。11月2日,該股再次發力,并于11月21日創出歷史新高,期間日均成交量維持在3億元以上,至昨日,股價已達19.32元/股。
碳纖維是一種高性能纖維,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具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主要用于體育器材、航空航天、風力發電、汽車、醫療器械等領域。小絲束目前由日本企業壟斷,而美國企業在大絲束方面具有優勢。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碳纖維總用量僅3.1萬噸,價格極其昂貴。中鋼吉炭透露,公司產品為T300級,原絲來自吉林化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