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基金貨幣組織預測,在07年是4.9%,仍然保持著高增長,中科言預測我國07年GDP增長將保持10.1%。我們除了GDP以外還關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9%,另外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長值18%。從需求來講增長了15.5%, 說明了居民的收入的提高,我國的消費水平也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消費的升級對于房產和汽車的購買力、旅游、教育支出都在增長。4月份蟲零售品來講是增長16%,汽車來講是增長3.6%,汽車已經在比較便宜的車賣得非常好,這些都促使了輪胎需求的增長。
需要指出的是從我們研究需求面,從我們公司,我們還是更多地從汽車的需求作為一個發動機來看。我剛才也講了,在03年以來,基金也是推動商品期貨價格大幅上升的一個主要因素,最近也產生了一些反復的拉鋸。
據Macquarie統計資料,06年底基金資金規模接近1.5萬億美元,而2000年僅5960億美元,其中指數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達到1050億美元,對沖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接近12000億美元,而2000年為5500億美元,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數據,約900億美元的資金從社會機構、慈善基金、養老及和個人投資者涌入商品期貨市場,導致上升反應的市值升值約600億美元,DOW JONES AICINDEX也大幅上升。
比較突出來講就是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它會推動國家的資金不斷地進入到中國的市場,流動性過剩也成為中國推動股市的一個主要因素。它的后果來講,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官員他們的數據來講流動性必然是推動貨幣的發展,一旦把握不好還會出現局部問題引發為全球性的問題,應該講人民幣的升值和流動性過剩在中國是一個非常熱的話題,也是一個突出的特點。
所以剛才講的宏觀的情況,需求是在增加,那么資金也確實多了,那么我們回到天產橡膠從供應面來看,主要生產國,06、07年的預測來講,各自有不同的預測,大致來講是900萬噸到960萬噸的產量,從全球來講天然膠的庫存仍然是一個低庫存。從今年來看,厄爾尼諾現象對東南亞的影響是非常小的,泰國已經開始下雨,目前在泰國、印尼,因為泰國的南部和馬來西亞是接壤的,包括馬來西亞北部擔心雨水太多,影響到割膠,因為泰國南部的產量占到15%,泰國大概是300萬噸,15%就是45萬噸,預計在南部減少10到15萬,但是泰國的其他地方有可能會增加。
云南的白粉病影響約5000噸產量外,風調雨順,預計07年國內將會恢復到55萬噸。06年結轉庫存造成目前上交所10萬噸期貨庫存增加了供給。從供應面來講,現在跟02、03年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庫存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我記得01年的時候泰國有30萬噸,儲備局的庫存當時也非常大,美國在03年也賣過3萬噸的儲備膠,現在都沒有了。
從天然橡膠供應量的變化趨勢來看,是一種限制性的可再生資源,它可以再增長,但是要有適合種植天然橡膠的環境和土地。所以從這點來看泰國、越南和印尼的天然橡膠增長比較緩慢,世界上其他地區像非洲的產量也會增加,剛才主要是IRSG他們預測的,在2020年會超過300萬噸。為什么要看供應鏈呢?我們認為上面這個表是日膠指數的一個變化,下面是一個全球天然橡膠從95年到07年的一個情況,主要可以看出在96、97年應該講從98年以來,是超過需求量,價格也危機的影響,一直到2000年底跌到了低點,隨后又政策的因素使相應價格的上漲,集中危機之后經濟的復蘇、原油價格的上漲,使得天然橡膠價格有了一個不斷上漲的過程。
但我們認為全球期貨價格變化,從長遠來看,總是要反應基本面的供需狀況,盡管短期會有背離,這是我們的觀點。也就是說在最開始的上漲或者下跌,可能是因為供需因素起到了主導因素。從全球供需基本面來看,是基本平衡的,局部市場和部分時間段因受天氣等原因的變化會出現下跌。中國的這個圖來講,左邊是季候天的一個明顯的分析,右邊是國內的產量,隨著中國天然橡膠用量的增加,越來越依賴從東南亞進口的橡膠。
這里面有一個06年、07年國內天膠產量和種植的分布,那么我們可以看到復合膠這種一般貿易也占到越來越大的比重。從國內的情況來看中國在03、04年受高的天然橡膠的刺激,民營橡膠的種植也在大部分增加,但是單產可能并不是很高。民營天然橡膠的種植面預測已經達到了600萬畝,這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新的趨勢,就是種植面積的增加。這張表剛才談秘書長也用到過,中國乳膠的消費量也在增長,06年實際上中國的兩大標一產量僅僅是20萬噸出頭,就在52萬噸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做了乳膠。
從需求面來看,汽車產業的高速增長依然是世界上對輪胎以及橡膠制品這種需求的最主要的原動力和發動機。汽車產業在中國表現得非常明顯,預計2015年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保有國。汽車保有量迅速上升,帶動輪胎等消耗品的高速增長,新增汽車的產量也會帶動配套輪胎的相應增長。我們認為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也是持續引發對橡膠需求的最主要動力,預計到2010年我國汽車工業對橡膠的需求將保持高速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07年4月汽車產銷300.96萬輛和293.36萬輛,同比增長21.36%和21.46%。實際上1到4月份中國的橡膠需求也是比較多的。
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大橡膠消費國,但是在人均橡膠消費方面卻維持在較低之水平,隨著經濟發展,我國人均橡膠消費量從02年約2.4公斤/人,增加到06年的約7公斤/人,(考慮到出口的因素)。也許將來會繼續接近北美和日本的消費水平。這個也是從需求面來講,是01年到07年的產量統計分析,我們用了兩個數據,一個是橡膠輪胎分會的數字,一個是石油化工協會的數字,這兩個數字來講,因為統計的途徑不一樣,輪胎分會主要統計輪胎,石油化工協會包括是 摩托車胎,所以數字并不一樣,可以看到這是一條黃色的是PCR,在06年首次超過1億條,增長了40%左右。在07年1到4月份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這里面尤其要注意的就是PCR的用量很大的。
從輪胎產量統計分析,斜交輪胎里包括摩托車胎的產量,所以是6000萬輛,增長率就沒有那么快了,是12%,我們認為是輪胎協會的數字更準,更能反應中國輪胎需求的強勁增長。從未來來講,增長都比較快,到2020年輪胎與橡膠制品的橡膠消耗量可能達到1100萬噸。但是我們這兒是想特別分享的就是說現在國內輪胎業已經考慮加大子午胎輪胎的翻新力度,包括全鋼、半鋼子午胎,這是非常環保和經濟的,中國因為國家政策沒有特別的補助,沒有特別支持,另外中國尤其是運輸車輛的消費習慣,習慣一次用完為止,那是非常浪費的。如果能接受翻新的話,我想中國的輪胎需求會放緩,這個跟其他的預測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