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華東市場苯乙烯創造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后最高點,沖至12000元/噸大關,接下來市場沒有再次復制奇跡,苯乙烯曇花一現,與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一樣,苯乙烯在"金九銀十"也走出了旺季不旺的行情,在往年傳統旺季中,表現為一路下滑,幾度跌破萬元大關,成為年內新低,那么在2011年最后的兩個月時間中,苯乙烯又該何去何從呢?
從供需方面說,據統計,2011年9月,中國苯乙烯進口總量為321,527.443噸,本年度1-9月份累計數量6284002.405噸,與上月數量比減少7.44%,與上年同期比減少5.33%。通過數據說明,9月份作為苯乙烯傳統旺季,但進口量大幅減少,同時還少于去年同期,由于央行收緊銀根,國內資金面緊張,2011年整個液體化工行業呈現疲軟態勢,因此,11、12月份作為傳統淡季,需求上也難有突破,目前EPS、PS、ABS多以消耗前期庫存為主,產銷不暢,盈利艱難,而下游工廠采購多以確保生產為主,未現建倉跡象,成交難以放量,市場平穩運行;供應上,國內中石化、中石油等一體化裝置,下游開工較差,其中燕山石化原定9月中檢修完畢重啟,因苯乙烯市場行情不佳,10月下旬才開啟,其年產8萬噸苯乙烯裝置計劃11月份計劃開工在80%,但目前下游PS裝置開工僅在2成左右,余量全部投放于市場,同樣,天津大沽苯乙烯下游ABS裝置開工也在2成左右,由于市場庫存較多,苯乙烯裝置負荷降至5成左右。而作為苯乙烯最大的下游EPS行業也難有起色,天津臺達年產15萬噸EPS裝置已在本周停車檢修,重啟時間未定。江陰龍王年產45萬噸EPS裝置,目前開工率在只能維持在5成左右,值得說明的是江陰龍王今年產出全部轉為內銷,可見全球EPS行業較往年降溫,需求有所萎縮。由此而知,苯乙烯下游EPS、PS、ABS市場疲軟,在苯乙烯需求方面無力支撐。
從資金面來說,分析師認為,2011年央行收緊銀根,對中小企業貸款由上半年的限貸升級為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的停貸政策。市場流動資金的大規模減少,一方面限制了生產企業的擴大再生產,另一方面限制了貿易型企業的囤積與炒作,導致市場相對平穩運行。其次,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抑制政策,意在擠壓房地產市場泡沫,改變房地產行業以往爆發式的發展,逐步引導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而作為苯乙烯最大下游的EPS有機保溫材料的需求相應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毫無疑問,資金面的緊縮,有效的疏導了國內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因此,接下來的2個月時間里,國家對于經濟發展的大政策、大方向難有變化,只是根據具體問題、具體行業的局部微調,苯乙烯作為大宗商品市場的重要代表之一也以收縮為主。
縱觀2011年全球經濟,國際市場歐債危機解決之路困難重重,美國曼氏破產無疑是雪上加霜,國內民間資本市場案件頻發,市場人士擔憂資金安全,運作方式以確保資金安全為首。
綜上所述,苯乙烯爆發點仍然聚焦在需求方面,下游供需的進一步爆發,才是點燃2012年苯乙烯市場的唯一導火索。隆眾苯乙烯分析師王曉認為,11、12月份國內苯乙烯市場仍將震蕩下行,由于操作心態謹慎,以及外圍數據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撐市,國內苯乙烯市場將繼續下探尋找下一支撐點,難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