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可能不久施行的成品油新定價機制,業內人士認為,由油企自動調價,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向市場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但仍需政府在油企上調價格時設好“防火墻”。未來,囤貨、投機難度將加大,油荒或將因此有所緩解。
利好油企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這對于石油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耙酝{價都是第一時間下調,而要上調則不那么容易。而新機制下,未來油價將更貼近市場,石油公司也可以及時上調價格!
中國石油有關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改革,在可調可不調的情況下,石油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更加靈活地把握,對于提高企業生產積極性以及可持續發展來說是有利的。他稱:“可以說,離市場化更進了一步,對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好消息!
不過,林伯強指出,考慮到社會承受能力,政府還需要在上調時設置一定限度。“因為根據國際油價趨勢,長期來看上調的概率比下調大。因此,估計后續會有相關配套措施,比如設置油企上調油價的上限以及上調頻率等!彼Q。
緩解油荒
對于囤貨商來說,今后的日子則可能比較難熬。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順認為,由于調價時間縮短,囤貨、投機的難度將因此加大。
每年四季度頻現的油荒現象也有可能因此得到改善。廖凱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油企可以自行調價,未來價格將更快兌現,囤貨等市場資源將更容易被釋放到市場上。
林伯強則認為,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長快,處于“緊平衡”狀態,現階段內,短時間、局部的油荒無法完全避免!暗覀兛梢試L試通過這種機制的改革,使油荒‘更局部、更短暫’。”他稱。
此外,對于新機制可能增加WTI作為新的掛靠油種,林伯強認為意義不大!瓣P鍵還應該看中國的石油企業從哪里進口石油以及進口的比重。從哪買的多就跟哪掛靠,這是基本原則!
廖凱順也認為,理論上WTI更多是在美國國內流通,其價格對于中國意義不大;但可以參考WTI的漲跌幅度。他同時表示,因為WTI通常比布倫特原油等的價格要低,若增加其作為新的掛靠油種,折算出的零售價和批發價會偏低,或不利于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