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公布了《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該意見的相關內容顯示,到2015年,我國巨型工程輪胎翻新率要提高到30%,載重輪胎翻新率要提高到25%,轎車輪胎翻新實現零的突破;再生橡膠年產量達到300萬噸,橡膠粉達到100萬噸;廢輪胎資源加工環保達標率達到80%;此外,還將培育10家左右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知名企業。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認為,實現廢舊輪胎的綜合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橡膠的對外依存度。現在我國的橡膠產量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隨著國內橡膠的消費總量逐年增加,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橡膠,對外依存度較大。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天然橡膠的對外依存度已高達75%以上。
而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十分火爆,汽車產銷量大增,隨之而產生的廢舊輪胎逐年增加。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年產生廢輪胎約為2.33億條,折合橡膠資源可達300萬噸以上。若這些廢舊輪胎能夠全部實現回收再利用,相當于我國5年的天然橡膠產量,這可以大大緩解我國橡膠的對外依存度。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826.47萬輛和1806.19萬輛,同比增長了32.44%和32.37%。其中,12月份的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86.48萬輛和166.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22.30%和17.90%;環比分別增長6.27%和下降1.79%。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我國廢舊輪胎綜合利用行業在技術上并不落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是體現在企業生產規模小、發展目標不明確、管理系統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滯后和政策制定不合理等方面。因此,我國有必要明確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并制定相關的政策對其發展進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