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世界輪胎的制造大國,年產量達4.2億套,占全球輪胎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到201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提高到5.7億套,然而,中國輪胎產業正面臨著一次新的挑戰。2012年11月,歐盟輪胎標簽法規將正式實施,它對輪胎性能指標進行分級細化,對輪胎生產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前,朗盛集團以“高科技成就綠色機動化浪潮”為主題的“綠色橡膠日”活動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期間在12月1日舉辦的“綠色橡膠研討會”上,朗盛高性能順丁橡膠市場和研發負責人ChristophH.Kalla結合輪胎標簽和高性能綠色輪胎這兩個全球趨勢,綜合分析介紹了綠色輪胎及輪胎標簽將為輪胎工業帶來的挑戰,以及中國輪胎工業目前面對的巨大挑戰。
歐盟新法規即將實施 部分國家啟動相應政策
目前,世界各國正在醞釀或已經實施輪胎標簽法規。從明年開始,歐盟和韓國將實施強制性輪胎標簽法規。日本從2010年開始實行了自愿的輪胎標簽制度。美國早在六年前就已經通過了包含輪胎標簽規定的法律,目前行業團體和監管機構正對這一法律進行最后修改。巴西正醞釀制定類似的輪胎標簽法規。這些輪胎標簽計劃相繼出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打算將產品出口到歐盟的外國輪胎和汽車制造商必須遵守歐盟的新輪胎標簽法規。韓國推出自己的輪胎標簽計劃并非偶然,該國28%的輪胎最終銷往歐盟地區。
歐盟將根據燃油消耗和濕滑路面抓地力,將輪胎分為A~G七個等級:A代表性能最高,G代表性能最差。另外,還將對輪胎的噪音排放進行分級。韓國的新輪胎標簽中,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抓地力將被分為1~5五個等級。日本的輪胎標簽也將主要標示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抓地力等級。美國尚未做出具體決定,但很有可能會根據輪胎的燃油效率、牽引性能和胎面磨耗對輪胎進行分級。
這些標簽法規將對輪胎工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促進輪胎質量和性能的提高。
中國輪胎出口面對的壓力與機遇
產品出口歐洲的中國輪胎制造商面臨著在新的歐盟輪胎標簽制度下提高其輪胎等級的巨大壓力。
Christoph H.Kalla介紹,中國制造商生產的36%輪胎達不到歐盟第一階段標準,50%達不到歐盟第二階段的要求。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輪胎行業面臨著巨大挑戰。
但朗盛認為,這種形勢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會:帶頭實施適當的政策和采用適當的技術,向全球消費者證明中國生產的輪胎在性能、質量和價值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輪胎標簽能夠顯著減少中國輪胎制造商在出口市場成功打響其產品品牌所需的時間和金錢。如果輪胎標簽顯示中國輪胎的質量優異,則外國消費者將更容易相信這一事實。在中國生產綠色輪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電動車越來越流行,綠色輪胎也將如此——綠色輪胎將在擴大電動車產品系列方面發揮作用。
這一行業趨勢還將使中國政府受益,并為實現“十二五”規劃框架中確定的目標提供支持。輪胎標簽和綠色輪胎支持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合力推動中國輪胎工業大變革
鑒于目前全球油價不斷飆升、世界各國積極致力于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預計今后將會有越來越多國家使用輪胎標簽,道路上的綠色輪胎也會越來越多。歐盟啟用強制性輪胎標簽后,綠色輪胎的全球市場份額將增加15%。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出臺輪胎標簽法規,對綠色輪胎的需求將持續顯著增長。
Christoph H.Kalla表示,朗盛非常樂于以領先的合成橡膠技術與中國輪胎行業合作,齊心協力,共同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朗盛相信,如果中國消費者了解更多這些輪胎的經濟和環境益處,如果出臺了推廣綠色輪胎的法規,那么中國供應商必將獲得成功。這一重要的改變關系到中國的環境、道路安全以及經濟。輪胎標簽法規和綠色輪胎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