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進經發區功能新材料產業園區今年1-10月實現銷售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74.2%,預計全年能順利完成60億元的年度計劃,比2010年將近翻番。“到2013年,年度銷售額將達到150億元。”如此快的發展速度,讓記者驚訝不已。武進經發區管委會負責人充滿信心地表示,在常州市“一核八園”中,該園區起步較晚,但是后勁十足,園區聚集了一批科技領先,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這些“隱形冠軍”握指成拳,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大大增強了園區的核心競爭力。
在常州阻燃材料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多個透明的玻璃瓶內,分別裝滿了黃色、藍色、無色、粉色等小顆粒,五顏六色,煞是好看,這可不是裝飾物,而是無鹵阻燃專用料的產品母料。江蘇省阻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曉文表示,該公司生產線及設備均從德國進口,按照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發和生產工藝流程設計,這些母料經過加工后,將大量在汽車、家電、IT高鐵上使用。“今年公司銷售額將達到25億元,明年將達到40億,到2015年,將達到100億元。”
圍繞科技創新,園區加大了轉型升級的步伐。江蘇領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原先從事各類塑膠助劑及改性母料的生產與銷售,去年開始,該公司籌劃向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涉足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業,生產鋰電池結構中的重要部件隔膜。經過一年的籌劃,今年1月,該公司與俄羅斯圣彼得堡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正式簽訂技術協議,引進鋰電池用聚烯烴隔離膜生產工藝。公司總經理陶豐介紹說,項目投產后年產1000萬平方米的鋰電池隔膜,將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截至今年10月底,園區內新簽約的項目達到19個,在談新材料項目20多個,行業涉及復合材料膜片材、石墨烯、碳纖維汽車零部件、納米新材料、骨科材料、軟磁材料等,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產業鏈格局。圍繞進一步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該園區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13年,產業規模進一步提升。園區新材料企業達到60家,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培育1-2家年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知名企業,占產業園規模以上工業總產銷的60%以上。成功培育新材料上市公司4家,涌現出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