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漏油事故發生半年后,責任方康菲石油再度食言。上百名漁民四次索賠訴訟未果之際,康菲石油試圖逃避責任的態度又招來了各方質疑。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康菲石油相關負責人在16日接受其采訪時表態稱,康菲石油在對蓬萊19-3號油田鉆井平臺周圍的水質進行了檢測,還在海岸沿線進行了調查研究,基本沒有證據顯示今年6月發生的漏油事故對環境產生了影響。
隨后,有媒體針對上述內容向康菲石油求證,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確認,表示在與《華爾街日報》等國際媒體交流時的確發表了該言論。
12月19日,記者再次致電康菲石油,工作人員則對此進行了否認,稱此前相關負責人對媒體發表的“沒有污染”言論在翻譯過程中存在歧義。
“我們沒有說過沒有污染。康菲石油和第三方專家開展了廣泛的調查和分析,目前結果顯示溢油對環境造成的持續性影響非常小!笨捣剖突貜陀浾叩泥]件中如此說道。
但康菲石油的搖擺態度還是引起了諸多爭議,曾受邀參加康菲石油小規模交流會的公共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直接指出,康菲公司對公眾隱瞞不報在先,屢屢誤導陳述在后,同時一再試圖回避承擔其造成的生態損害和養殖等經濟利益損失,其公信力已經喪失。
“康菲公司與我們會面時還表示,要對受到漏油損害的利益方做出賠償,并為改善渤海環境作貢獻,如今怎么做出前后不一致的表述呢?”馬軍說。
記者隨后致電國家海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看到了康菲石油言論的報道,但未能對此做出正面回應。
賠償誠意再遭質疑
今年9月,在漏油事故發生三個月后,康菲石油董事長穆懷禮曾對外宣稱,將盡快研究建立海洋環境生態基金,但離上次表態又近三個月,康菲石油的生態基金仍舊未見出臺。
康菲石油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表示,康菲石油正在推進針對生態損害和水產損失的兩個基金的相關工作,但未對具體運作細節和出臺時間做出明確答復。
“落實后我們會盡快向媒體公布。” 康菲石油企業傳播及企業社會責任部人士嚴歐說。
在賠償方案遲遲未能落實的同時,康菲石油的前后矛盾也再次讓這場漏油事故的走向變得撲朔迷離。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界人士向記者透露,康菲石油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抗辯準備,雖然迄今為止對其聘請的法律團隊及鑒定機構尚不知情,但作為一家跨國石油巨頭,康菲石油為此做出的準備也可想而知。
“依據目前的情況推斷,康菲石油在幕后無疑搜集了大量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對國家海洋局對事故的定性也不會接受。”上述法律界人士說。
此前,國家海洋局公布的調查結論指出, “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蓬萊19-3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違反總體開發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顯出現事故征兆后、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由此導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責任事故”。而漏油事故已導致3345桶原油及鉆探泥漿泄漏進入附近海域。
記者多次致電康菲石油,相關人士拒絕透露目前為其提供服務的法律機構及幕后團隊等細節,但記者獲悉,康菲石油已聘請了數家鑒定機構,目前,材料整理也在進行之中。這一消息也得到了康菲石油方面的確認。
“我們找了三家鑒定機構,但目前還不能透露鑒定機構的名稱和其他信息!眹罋W對記者說。
上述法律界人士分析,由于鑒定機構的取證結論對案件走向十分關鍵,康菲石油為此搜集的有利證據也勢必會將這場維權之爭引向漫長的拉鋸戰。
此前,國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開答復書中曾明確指出,蓬萊19-3油田溢出的油污已經在河北省樂亭縣養殖區周邊登陸。而農業部辦公廳的答復函也排除了由已知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所導致的水產品大量死亡,確認了赤潮、石油污染等原因可能導致了水產品的滯長和死亡。
“污染很嚴重也很明顯,而康菲自己說沒有污染,這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是在狡辯。此外,可以看出,康菲越來越沒有想真正解決生態破壞、賠償等問題的積極性和負責任的態度!贝頋O民索賠訴訟、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京慰說。
訴狀均未立案
康菲石油試圖逃避責任時,渤海流域受損漁民的訴訟索賠卻依舊未有進展。
本月13日,4位受害漁民代表與律師來到天津海事法院,并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欲向康菲石油索賠金額約4.9億元,這也是渤海漏油事故后民間針對康菲石油發起的第四起訴訟,但時至今日,青島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仍未對這些訴訟是否立案給予回復。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多家律師事務所都接受了渤海受損漁民的委托代理,但面臨的困局卻如出一轍。
除代理本案的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外,8月29日,通過中國公益訴訟網組織,北京市資略律師事務所也接受了河北昌黎縣大灘漁港近200名養殖戶的委托。此外,11月18日,山東牟平的5位漁民與北京華城律所律師賈方義也向康菲石油和中海油提起訴訟,并將訴狀遞交給青島海事法院,要求賠償損失2000多萬元。但直到11月30日,此案受理的最后期限,青島海事法院未給賈方義任何回復。
“20日,我還會跟有關漁民代表再次前往天津海事法院,不管立案與否,終歸是要尋求個結論。”趙京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