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位于云南省邵通市昭陽區青崗嶺鄉的昭通市金成亞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30多名當地的工人正在忙著分麻、捆麻、搬麻、裝麻,而黑龍江、浙江、安徽的運麻車則在廠區等待著運走在世界上都很走俏的雨露麻捆。
亞麻是古老的韌皮纖維作物和油料作物,全身是寶,廣泛運用于輪船、航天、消防、醫藥等行業,亞麻纖維柔細可與棉花等同,長可以與蠶絲看齊,纖維強力分別是棉纖維、蠶絲的1.5和1.6倍,是生產高檔西服、高檔襯衣的面料。精細亞麻紡織品更代表了當今世界紡織面料高檔化的水平和趨勢。我國既是亞麻生產、出口大國,又是亞麻原料進口大國。目前,中國80%的亞麻是從歐洲進口,價格被控制,節節攀升,而云南紡織業原料更是不足,嚴重制約著我國亞麻紡織業的健康發展。
據金成亞麻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亞東介紹,昭通氣候溫和、涼爽濕潤的氣候較適宜亞麻生長,是全國唯一的雨露亞麻生長區。全市11個縣區中適宜種植亞麻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昭陽、魯甸、永善、鎮雄、彝良、大關等縣區的二半山區和高二半山區,種植面積可達30多萬畝。此外,昭通地處云、貴、川三省接合部,屬攀西六盤水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地帶,交通運輸便捷,有利于亞麻產業做大做強。2010年9月,昭通市、昭陽區兩級政府部門經過招商,引資5000多萬元成立了昭通市金成亞麻有限公司,同年,金成公司在青崗嶺鄉試種1萬畝獲得成功,填補了我國大面積不能種植亞麻的空白。
金成亞麻公司成立后,通過租用農民的土地,培訓招用農民工的方式,在2010年試種1萬畝的基礎上,今年又在青崗嶺、靖安和永善縣茂林、魯甸縣新街等鄉鎮種植近3萬畝亞麻并獲豐收,為山區、半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帶來了希望。青崗嶺村10組39歲的劉煜以前只在家種地,每年入不敷出,自2010年初開始,他把自家4畝山地租給金成公司,自己到公司當保安,月工資1200元左右,妻子馬美麗經過公司培訓后成為技術工人,一年為公司種麻、收麻、加工麻等季節性做工6個月,月工資1500元左右。劉煜說,夫妻倆都在家門口上班,一年掙兩萬多元,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同村村民劉昊買了小型貨車專門為金成公司跑運輸,一年凈掙3萬元以上。目前,金成公司已有廠內工人130多人,季節性用工200人以上。據介紹,公司所在地青崗嶺鄉農民一年因租地、為金成公司務工增收500萬元以上。
為全力打造“中國優質雨露亞麻之鄉”,在昭通市政府有關部門的組織協調下,金成公司已經與昭陽區相鄰的永善、大關、魯甸等縣建立了合作,計劃2012年把亞麻種植面積擴大到5萬畝,到2015年發展到10萬畝,2020年左右增加到30萬畝,并在種植面積上萬畝的鄉鎮建粗加工分廠,把昭通真正建成“中國優質雨露亞麻之鄉”。同時,公司還將在昭通建立棉紡廠、制衣廠,把昭通建成中國最大的亞麻種植、粗加工、精加工一條龍的“亞麻產業基地”,到時,亞麻產業將成為昭通農民就業增收和國家稅收增長的支柱企業。
昭通大面積種植優質雨露亞麻獲成功,改變了亞麻紡織產業“兩頭在外”,“小姐身丫鬟命”尷尬局面,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11月22日,中國亞麻協會會長許吉祥到公司亞麻基地考察后,授予昭通“全國優質雨露亞麻種植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