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涂料行業經過近十多年的高速發展,造就了一批涂料行業內的行業巨頭。
但這種成功還能持續多久呢?
你們還能高枕無憂的繼續輝煌嗎?
5-10年以后他們中的多數或者將被行業淘汰出局或者被邊緣化,你們會信嗎?
也許有人信了,也許有人不信,信的人又有多少有真正的危機感,并愿意去落實應對之策呢?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持續的成功只屬于少數人的原因。
所以,智者說,環境變化了,過去的成功就是一種負擔。
筆者此言絕非危言聳聽或者故弄玄虛,而是被涂料行業內外無數個案例一再重復。“杯具與洗具”總是換一件外套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身上一再上演。
當然,無論你選擇信還是不信,事實,將以不可抗拒的大勢滾滾而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危機,離我們并不遙遠
看看涂料行業這十余年,多少企業異軍突起,多少企業平步青云,多少企業舉步維艱,多少企業名存實亡……看看每天登記與倒閉的大大小小涂料企業就知道了。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興起與敗落,常如曇花一現。
其實,真理總是很簡單的,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就象自然界的生態環境一樣,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過一部史詩般的記錄片:《恐龍王朝的覆滅》,該片把恐龍家族的興起、發展、鼎盛與最后的消亡生動完整的演繹了一遍。最后的結論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恐龍的覆滅,緣于環境的變化造成其無法適應。片中一再用案例來解釋印證這一結論。恐龍家族的興盛,在于和舊有的生態環境的高度吻合,在這種吻合中,恐龍把物種進化的功能發揮到極致狀態,從陸地到海洋到天空,到處都是“龍行天下”?铸堊迦旱臉O盛之時,幾乎占據了整個地球,成為名符其實的霸主。由于他的過分強大,把其他物種壓縮到了茍延殘喘的地步。但是,變化是唯一不變的真理,生態環境在悄然改變,為其他原來微不足道的物種騰出了進化的空間。而恐龍,卻成為面對環境變遷進化最遲鈍的族群。進入白堊紀晚期,恐龍的衰亡已經不可避免。在環境的悄然變化之中,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成為恐龍王朝覆滅的最后一擊——除了極少一部分恐龍幸存下來之外,絕大多數都灰飛煙滅。這就是生態規律,也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所以,還是《菜根譚》說的好“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滿中;發生的機械,即在零落內;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慮患,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
二、市場:山重水復,柳暗花明
所以,涂料行業,經過了十余年的發展,看似格局穩定,成者自成,敗者自敗。其實不然,在這種波瀾不驚的表象下面,實則暗流涌動,特別是今年國家各項政策的調控以及原材料上漲等因素。行業,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再一次擺在我們面前。未來的十年必然重新洗牌。無論是大涂料企業,還是小涂料企業,其實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小企業在面對新的生態環境時,甚至有比大企業有著更大的適應性。有危機感與上進心的企業,必然相時而動,勵精圖治,抓住這次洗牌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機遇。如此,方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那么,涂料行業到底有什么變化與機遇呢?
筆者在此并沒有什么獨具慧眼的觀點,其實,道理就象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但又有多少企業愿意相信,相信的企業又有多少狠下心來采取應對之策呢——企業與人,總是受慣性所左右。
歸納起來,有如下四個層面的因素將主導涂料行業未來的發展,打破舊有的競爭格局,開創新的格局。
優勢在未來的5-10年將完全取代現有的環境友好性的涂料產品。當我們還在慣性思考水性漆的技術局限時,其每年的技術革新與成本下降正以異乎尋常的速度讓我們感到驚訝。就象當年pu漆流行一樣,水性漆或UV漆取代現在的油性漆已成定勢。筆者有位搞技術的朋友,有次就行業問題進行交流,當談到水性漆的發展前景時,激動且略帶陶醉的說,水性漆讓我找到了二春。對于水性漆,他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與執著。對于水性漆的應用研發,他有著獨到的見解。
這正是巨大機遇的幕后推手——
想想看,國內涂料市場,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就表面的格局而言,一線品牌如嘉寶莉、華潤、上海涂料等已經遠遠把同僚甩在后面,他們年營業額均超過億。居于第二陣營的是為數諸多的10億左右的中小型涂料企業或者在1-2億左右的企業,今年他們的日子或者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一方面,他們用了很多方法去提升銷售業績,但始終不得要領或見效不大。另一方面,稍一松懈,銷售業績卻快速下滑。進入2011年,無論是一線品牌還是二線品牌,大都呈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態勢。我們不得不說,涂料行業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而專注的水性漆企業,將以勢不可擋的態勢,大肆蠶食傳統涂料市場。也許隨著水性漆等環境友好性產品技術的不段發展,未來1-3年在家居領域又將迎來洶涌之勢。
三、渠道,明天會更好?
如果說廠家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那么,我們的渠道——經銷商同仁,你們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你們的生存機會在哪里?其實,商家也是市場生態系統的一分子,機會永遠留給那些有準備并愿意采取行動的商家(渠道)。
新形勢下,渠道必須快速實現銷售向營銷的升級;
新形勢下,渠道或者向上走或者向下走;
新形勢下,廠商一體化是方向。
什么是銷售向營銷升級?銷售與營銷并無顯著的界線,但是他們的本質卻有明顯的不同。營銷,是銷售發展的極致。
銷售向營銷的升級,意味著夫妻店將沒有生存空間,公司化運營將成為渠道發展的必然;銷售向營銷的升級,意味著坐商將沒有生存空間,行商,動起來,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做好你的產品與服務,把營銷手段的運用發揮到極致,才是你的生存之道;銷售向營銷的升級,意味著粗放式的店面管理將沒有生存空間,“四標一體化”是店面運營之道。所謂四標一體化,乃是導購管理標準化、庫存管理標準化、市場推廣標準化、終端展示標準化。銷售向營銷升級,意味著把營銷工作做到極致。營銷,有三件最核心的東西,一是以市場為導向,二是尋找最佳接觸點,三是制造引爆點。所謂以市場為導向,就是知道你的目標消費群在哪里?所謂最佳接接觸點,就是尋找哪些渠道與機會,與自己的目標消費群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接觸。所謂引爆點,就是接觸點里,一系列接觸方法的最高潮。比如蘋果手機上市,各類媒介廣告、各類事件營銷、各種終端展示做完之后,還要由喬布斯親自主導“新品上市全球新聞發布會”,這種新聞發布會,就是“引爆點”。雖然,新聞發布會也是接觸點,但是他把所有的推廣活動引向高潮,從而引爆消費者購買的熱情與點燃消費者的欲望。
什么是渠道往上走?什么是渠道往下走?
先說往上走,未來的渠道商(經銷商)的生存之道,必然采取品牌事業部形式,做“四專型”經銷商。所謂四專,是指經銷商代理的品牌必須專人、專業、專心、專用資金。專人,代理品牌的銷售人員必須專門負責,不能一人多職,同時兼職幾個品牌;專業,負責某品牌的人必須是專業的;專心,一心一意做品牌,必須是第一主推的。專用資金,專款專用也。未來,除了雜牌廠家允許見人發貨,逢人給貨外,走品牌經營的廠家在與商家的合作中,必然要求代理商采取品牌事業部形式,品牌事業部的核心,就是要求代理商成長為四專型的經銷商。
再說往下走,所謂往下走,其實是掌控終端,多開店、開大店、開好店,是往下走的方向。渠道的演變,必將不斷洗牌,那些最終生存下來,并持續做大的渠道,必然是品類豐富,終端面積大,網點多,終端管理佳的渠道商。甚至在一定程度下,強勢經銷商將攜渠道以令廠家,逐漸掌控對上游供貨商(廠家)的話語權。從廣東及各地涂料市場的格局來看,我們也逐漸發現這種苗頭的出現。
往上走,走品牌事業部,做四專型經銷商,其實是類似廠家的虛擬辦事處或分公司,分公司的存在的價值,在于做好區域市場的開發、管理、服務。往下走其實是做強勢終端,從而掌握消費者,形成對廠家與對市場的主導權與話語權。當然,有戰略眼光的經銷商往往即往上走,也往下走。
渠道生存的第三條路是廠商一體化。何謂廠商一體化呢?
這要從廠商關系的三個層面來回顧。廠商之間的第一種關系叫“業務對接”,簡單的講,就是逢人發貨,見人給貨。廠商之間的關系是松散的,隨機性的。廠家對市場即無保護也無支持(除了產品);商家即無忠誠也無主推意愿。雙方之間完全是純粹的一錘子買賣關系。在古鎮,大多數雜牌涂料廠家與大多數經營雜牌商家是這種關系的典型代表。第二種關系是管理對接,即涂料廠商之間不光是產品之間的簡單交易,廠家在管理上,給予市場相應的支持,比如區域代理、廣告投入、終端投入、物料支持、推廣支持、價格保護、導購培訓、軟件支持等。把這種對接發揮到極致的便是涂料行業的某些一線品牌。第一種關系不可取,第二種關系是目前涂料行業品牌企業正在做的。但是,這種關系始終面臨瓶頸——要么店大欺廠,要么廠大欺店。二者并不象想象中如膠似漆的“魚水關系”(某廠家老板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語),因為,任何一方做大,必然另一方的利潤空間與生存空間受的壓制。因此,比之為“魚水關系”,莫如說“魚和開水的關系”。
所以,未來渠道發展的方向,廠商一體化是不錯的趨勢。這是廠商之間的第三種關系,也是更高層次的關系。所謂廠商一體化,他的核心關鍵字是“戰略一體化”、“上下游整合”、“利益共同體”,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中,股份公司、聯營公司是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模式在涂料行業的最佳代表是美涂士集團,在去年的嘉麗士體制改革中將部分經銷商收歸為各地分公司。。在這種模式中,比較好的解決了廠商之間潛在矛盾的問題,雙方之間完全是利益共同體。使市場中各種競爭要素實現了最佳的組合與發揮了最佳的戰斗力。
四、廠家,敢問路在何方?
毫不夸張的說,能挺過2012年的涂料市場再一次將迎來了高速發展的第二春。志存高遠的涂料企業應當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掌握自己的第二生命。那么,涂料企業如何面對第二機遇呢?筆者不是算命先生,以下內容但求拋磚引玉,引發大家一起來思考。
首先,抓大勢,所謂“善戰者,求之于勢,不擇于人…故能擇人以任勢”。既然涂料產品的環境友好性要求的態勢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去抓住這次機會吧。因為,抓住了水性漆或UV漆等環境友好性產品就抓住了未來。那么,如何抓住這次機會呢?這就牽涉到企業的生存策略了。還是中國人的大白話說的好:“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便,人便我快”。人無我有,做別人沒有的產品;人有我優,做比別人更好的產品,性能質量略勝一籌的產品;人優我便,同等質量與性能我的更便宜。人便我快,大家都打價格戰,我打造系統優勢,打造最好的服務、最好的渠道最好的營銷支持。
因此,歸納起來,涂料行業的未來有四類企業在市場上將起到主導作用。一類是規模制造、成本領先型的企業,他們將以規模化的生產壓縮制造成本,以打造自己的競爭優勢。第二類是技術領先型企業,他們有最佳的研發系統、最佳的技術與原創產品,未來的市場上,高端市場將有他們的一席之地。第三類是營銷導向型的企業,品牌與渠道是他們的競爭優勢(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們有不錯的產品,雖然未必掌控技術的原創優勢)。最后是第四類企業,為數眾多的低質低價的小廠家,見縫插針的游擊戰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本。
其次,塑造品牌與打造渠道競爭力。任何廠家,要成為品牌型企業,要做大做強,打造品牌與渠道優勢是不可避免的。營銷,依然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不二法門。涂料行業的營銷問題,就筆者認為,歸納起來,無非是兩個層面問題,一是營銷層面執行力問題。道理人人都懂,只要反復的灌輸與強化培訓即可。但據筆者的觀察,很多廠家不缺少策略,缺乏的就是一以貫之的執行力。很多想法看上去很美,聽上去很誘人,但一到市場,卻始終“硬”不起來。歸根結底,執行力的欠缺是根本。當然執行力的問題,背后的潛在因素比較多,限于本文的篇幅,不在贅述。營銷層面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營銷模式創新的問題。目前涂料行業的二線品牌之所以舉步維艱,難以突破。拋開大環境因素不談,單就營銷層面而言,視野都比較展,他們的一招一式全是學行業內的一線涂料品牌。須知現在學行業一線品牌時機已經過去了。錯過最最佳的時機,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成本也顯著上升。因此,營銷模式的創新,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是未來營銷者要思考的首要問題。那么如何創新呢?把眼光投向涂料行業以外的企業,比如家電行業、快銷品行業、互聯網行業。從這些行業借鑒、消化、吸收新的理念與手段,從而為己所有。營銷的創新,大體是兩個層面導向,一是營銷模式的創新,比如當年家電行業的聯營公司模式。一是營銷手段的創新,比如當年的專賣店模式,戶外推廣模式,F在這些模式顯得單調而老舊。但是,其他行業,比如家電行業,一定有些手段可以借鑒。
再次,從渠道變革入手,一地一策的走混合渠道模式的道路,這話當然是對二線品牌來說的,因為一線領導品牌已經有完善且系統的渠道模式。二級品牌要實現營銷突圍;旌锨滥J绞浅雎。混合渠道模式并不是單一的一種模式,而是一地一策,選擇適合該區域的最佳渠道模式。比如小區域代理模式,產品渠道差異化代理模式,股份公司模式、分公司模式、光源密集型分銷模式,傳統的代理商模式、直供模式等。涂料行業的一線品牌及傳統行業的一線品牌,無不是以渠道和品牌形成自己的優勢的。
最后,可以從市場推廣入手,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品牌影響力。在廣告、公關、事件營銷上,做的最出彩的是家電行業與互聯網行業。涂料行業雖然是低關注度的產品,但有很招術是可是借鑒的。
五、結束語
就中國的涂料市場而言,很少有技術原創型的廠家主導市場,形成行業一線品牌(當然,世事無絕對)。言外之意,未來涂料行業的競爭格局,依然是那些重視市場,重視營銷的企業在獨領風騷。
營銷,將再次主導涂料行業的未來。
涂料營銷人,將再次大有作為,迎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
營銷型的涂料企業,將再次抓住機遇,成為行業一線品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代在召喚,企業在期待;
2012年,洗禮初現;
2012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失望同在!
2012年,讓我們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