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家剛剛起步的科技企業來說,如果購買一臺價值200萬元的設備,再加上維修、人工等費用,成本實在是有點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上海在2007年就率先在全國制定出臺了《上海市促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規定》,以期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四年來,大型儀器共享服務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果。
在今天下午召開的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工作推進大會上,記者了解到,2003年至2004年,上海市大型科學儀器開機率平均為37.53%,共享率為17%。而法規實施以來,開機率和共享率分別提升到96.94%和54%。據了解,研發平臺對儀器共享服務提供方進行獎勵的政策已實施多年,而對儀器的使用方,也進行了一定數額的補貼。今年以來,共有90家儀器管理單位,逾1000臺大型儀器提供了13萬次的共享服務,獎勵金額達到了1000萬元。而561家中小企業申報了補貼,使用了104家單位的635臺大型儀器,平均至少為每家企業節約了174.4萬元的儀器購置資金。
以中科院有機化學研究所為例,在他們44臺大型儀器加盟研發平臺之后,服務量、機時、特別是共享機時均有大幅提升。參照科技部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有機所的一臺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其年均開機機時超出其他單位同類儀器三分之一,而年均共享機時更是超出三倍之多。
對于張江高科技園區的韶遠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來說,加入研發平臺共享服務后,一年的檢測費大約在30萬左右,享受市、區二級用戶補貼,還能讓成本得到進一步降低,而如果要購買這樣一臺機器則至少需要200萬元。
共享服務不僅對企業有幫助,還可以有效遏制重復購置和財政資金的不合理使用。據了解,近年來,由市科委、市教委等主管部門建立的聯合評議辦公室,對涉及13個主管部門預算中申購預算總值超過6.25億元的434臺儀器進行了聯合評議,共核減2.31億元預算。值得一提的是,僅2011年一年新購評議的核減金額就已超過2008年至2010年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