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化工投資熱度會消減嗎
2011-2-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聚氯乙烯 煤化工
投資方向面臨結構調整
“未來5年,投資還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王孝峰肯定地說。
他認為,支撐行業投資增長的因素有很多。雖然目前不少產品都處于過剩狀態,但很多新領域還是會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電子化學品、新材料新能源產品、低碳產品,生物化工、化工節能環保產業等等。
“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很多產品都是與其他行業配套的。根據已經了解到的發展規劃看,化工相關行業,如汽車、輕工、紡織、造紙、建筑建材等未來的發展速度都會非常快。比如,汽車行業到2015年產銷量將達到每年3000萬輛。這些行業的發展將會極大地增加對化工配套產品的需求。如輪胎、油漆、工程塑料、生物柴油等產量都會有很大增加。這些都會支撐石油和化工行業的投資增長。”王孝峰說。
根據已透露的信息,在正在制定中的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有兩個指標格外引人注意。一是行業的精細化率要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一是輪胎業的子午化率要從80%提高到85%。
“提高行業的精細化率和子午化率有兩個辦法,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和降低大宗產品的投資力度,減少大宗產品所占比例,減少斜交胎的比例,但這個速度會很慢,幅度也會很小。再就是加大子午胎的生產力度,提高其產量,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增加精細化工產品的產量。而這無疑會加大行業投資的數量和增長量。”王孝峰說。
據石油和化工規劃院一位專家提供的數據,“十二五”期間我國主要精細化工產品的需求增長率都在30%左右,新材料產品的需求最高的將增長數倍。這種巨大的需求也為這些領域的投資大幅增長提供了可能。
據楊曉勇介紹,“十二五”期間,有機硅產業的投資熱度將會持續下去。單就目前的情況看,藍星星火有機硅廠今年有望形成50萬噸有機硅單體產能,同時還將規劃建設20萬噸有機硅單體產能;東岳集團也有進一步擴大有機硅產能的規劃;寧波合盛集團一邊在新疆開建40萬噸有機硅及配套項目,一邊還在規劃40萬噸的項目。“有機硅領域的投資熱主要是因為看好下游廣闊的市場需求。例如熱硫化硅橡膠目前主要用在電子電器和汽車上,隨著中國汽車消費的強勁增加,刺激這種硅橡膠市場快速增長。同時在體育用品、辦公用品、美容材料、個人護理、廚房用具等方面的用量也越來越大。”
連一度遭到打壓的煤化工,也仍然保持投資熱度。“煤化工產業的投資未來仍將是個熱點。”王孝峰判斷說,雖然這幾年國家一直在盡力給煤化工領域過熱的投資降溫,但是,基于高油價的重大利益誘惑和圈定資源的需求,煤化工產業的投資都會以各種形式進來。
事實也確實如此。
就在2010年12月26日,貴州還與中石化簽訂了總投資達520億元的煤化工項目。去年以來,巨額煤化工投資的規劃就不絕于目。在目前已經披露了“十二五”規劃基本內容的省份中,就有20個左右的地區聲稱要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不但包括陜甘寧蒙等西部資源地區,而且還有不少中東部發達地區。僅山西一個省就已經吸引總額超過5000億的資金,這些資金將在“十二五”期間投向煤化工,其中僅投入煤制烯烴一個領域的資金就達到2500億元。而聲稱要幾百億元、上千億元投資煤化工的企業也比比皆是。
投資將受到多種因素制約
但專家同時也表達了另一種看法。
“未來5年行業投資的規模可能仍然會很大,但增長幅度則會比‘十一五’要小一些。”王孝峰說這話時顯得很肯定。
宏觀環境的變化對行業投資是最大的約束。
與此前的各個5年規劃著力強調發展速度的思維不同,提出了國家“十二五”規劃總體設想和思路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傳遞出一個信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保障和改善民生”將在未來5年的改革中得到全面加強。在專家們的眼里,這意味著未來5年經濟發展的天平從速度向質量、效益、民生傾斜的力度將會更大一些。
“這顯示,未來5年光追求GDP的增長已經不行了。”王孝峰說,這種思維的改變有可能引發官員評價體系及評價標準的改變、政績觀的改變。這樣,像一些在改善民生方面作用不那么大而環境安全風險又相對較高的項目的投資在一些地區就會受到限制。曾經那種為了追求眼前的政績而不管項目的效益好壞,不管技術是否先進,更不管產能過剩與否的投資需求將會受到抑制。而當初那些產能大量過剩卻仍然受地方政府追捧而實施的投資項目,恐怕在未來不會有機會了。
另外,金融環境的變化對行業投資也是一個重大的約束。
雖然到目前為止,中央政府并沒有明確說要收緊信貸,但是,年前央行包括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年末歲首短時間內連續兩度加息,及大力宣傳綠色信貸政策等等的行動預示未來5年的投資環境起碼不會像以前那么寬松了。以后像動輒數十億元上百億元的投資不會那么順利了。
“金融機構對產能明顯過剩、而使用的技術又一般的項目可能就不再提供貸款了。”王孝峰這么估計。
還有專家表示,除非出現像金融危機那樣的經濟災難,以后要像以前那樣想投多少錢的項目都能得到金融支持的情況不會再出現了。
“行業投資還有一個約束因素,就是有些相關產業的發展情況。有的產業的產品產能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未來的發展會變慢,他們對相關化工產品的需求也會變小,說不定有些產品的需求還會像‘十一五’期間與傳統彩電配套的碳酸鋇那樣萎縮。”王孝峰舉例說,比如鋼鐵行業的總產能已經很高了,再增加會很難,對焦碳等相關產品的需求增長就會變小。還有化肥中的氮肥、磷肥也是這樣。“那么,這些領域新上產能的投資就會相應受限。”
即使是煤化工,也會更加注重與相關行業的結合,比如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等方面,及技術攻關上。
記者注意到,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最近有個表態:“十二五”期間,國家煤化工政策導向是限制;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也表示,我國現代煤化工仍以示范為主,并將嚴格限制煤炭調入地區發展煤化工。
一邊是各地高漲的投資熱情,一邊是國家緊閉的監管閘門。規劃中的“十二五”煤化工產業的巨額投資到底有多少會落地還得看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結果。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