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貨幣供應面的變化以及下游成本傳導的不通暢,PTA期貨自上周以來高位遇阻,期價跌破12000點的重要支撐。筆者認為,從大環境來看,原油季節性的上漲行情即將展開,而且貨幣供應對通脹的支撐仍會延續,隨著紡織需求旺季的展開,PTA中長期仍看好。
季節性行情展開,原油易漲難跌
上周三以來,國際油價觸底反彈。根據EIA最新公布的庫存報告,經過連續六周的庫存回補,2月11日當周庫存的增加幅度開始減少,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增加86萬桶;煉油廠開工率下降3.5個百分點,至81.2%。隨著庫存增幅的縮減以及開工率的下降,美國煉廠年初以來的二次補庫或已告一段落,而2月之后原油則將面臨季節性上漲周期的來臨。
“貨幣供應”或“假摔”,價格通脹不回頭
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4萬億元,同比少增3182億元,低于此前1.3萬億元的市場普遍預期。此外,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73.56萬億元,同比增長17.2%;狹義貨幣(M1)余額26.31萬億元,同比增長13.6%,M1、M2倒三角形出現了反轉,使得投資者對年內貨幣供應和資產價格的上漲出現了一定的擔憂,從而影響到了商品市場。
對于年內貨幣供應和資產價格的判斷,筆者認為,首先,盡管1月信貸投放總量低于同期,但央行出于對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轉為穩健的調整,外加春節因素的影響,市場完全可以消化信貸投放低于預期的現實。
其次、M1、M2倒三角在1月出現反轉,并不意味著年內貨幣供應出現了大轉向。以歷史經驗看,受春節因素影響,國內經濟活躍度會大幅降低,M1往往在1月出現低點,相反,假如M1在年中出現大幅降低或者前期出現趨勢下行的狀況則需大為謹慎,而當前的反轉不排除“假摔”的可能。
最后,假設當前貨幣供應已經出現轉向,則資產價格的上漲仍不會立即結束。通過比對2003、2008年兩次資產價格的上漲周期,筆者發現,當代表貨幣供應方向的M1、M2倒三角出現反轉,PPI仍還會有2個月的慣性走高時期。綜合來看,目前仍不宜過分看空國內商品市場。
紡織旺季來臨,PTA下游需求仍樂觀
自去年10月以來,PTA下游聚酯利潤隨著上游成本的不斷攀升而被逐漸稀釋,甚至部分產品逼近虧損。春節后,由于下游紡織需求并未出現實質性好轉,聚酯企業對PTA的現貨采購積極性明顯降低。盡管PTA期貨價格在節前就已開始上漲,但從產業鏈條上看,由于成本傳導不通暢,反而使得PTA現貨的節后補漲成為出現市場出現分歧的誘因。上周以來,PTA期貨在高位的分歧明顯增強。
就其后市,筆者認為,首先,由于上半年PTA、聚酯裝置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因此目前看PTA價格拐頭向下的條件仍不成熟。其次,雖然目前成本傳導不通暢,PTA需求端未被有效展開,但這只是暫時現象,隨著3、4月份紡織旺季的到來,需求端的僵局會被徹底打破。
就目前而言,筆者認為,紡織旺季對于PTA的正面推動作用仍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