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上游成本支撐持續,下游消費繼續處于復蘇通道的研判,聚酯環節成本傳導遇阻或屬于短期行為,基本面尚未轉勢,PTA回調恐難持久。
原料高位運行,成本居高不下
地緣政治與原油庫存成為影響近期國際油價的兩大關鍵因素。中東和北非的政治局勢日漸緊張,繼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后,伊朗、巴林、也門、利比亞、伊拉克等國家相繼爆發大規模群眾示威游行活動,短期市場對中東和北非地區(注:中東和北非擁有全球36%的石油產量,已探明儲量占全球的61%),尤其是歐佩克兩大成員國伊朗和利比亞原油供應緊張的憂慮情緒不斷攀升(歐佩克官方數據稱,2010年歐佩克原油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24.4%。其中伊朗為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占歐佩克總產量的18.7%,產量約為370萬桶/日;利比亞為歐佩克第八大產油國,同時也是北非最大的產油國,產量約為150萬—160萬桶/日,約占全球石油產量的2%)。但與此同時,庫存隱患有增無減。根據EIA最新一期的庫存數據報告顯示,截止到2月11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連續第五周上漲,累計漲幅達1280萬桶;NYMEX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也在不斷攀升,已達到總容量的82%,逼近歷史最高水平,距離其原油儲存安全邊際90%相去不遠。
煉廠開工率下降、3—4月石腦油生產裝置將進入相對集中檢修期,受供應預期從緊推動,近期亞洲石腦油行情運行相對堅穩。截止到2月11日當周,美國煉油廠開工率跌至81.2%,環比驟降3.5%,觸及2010年3月26日當周以來的最低水準。
亞洲PX持續維持高位,FOB韓國報價持續堅挺在1600美元/噸上方高位運行。據悉臺灣CPC1號15萬噸/年和2號25萬噸/年PX裝置將進行為期30—35天的計劃檢修,且2011年PX產能增速相對下游PTA、聚酯平緩,短期內PX現貨供應相對偏緊的局面恐難改觀,PTA強成本支撐格局延續。
聚酯成交偏淡,成本傳導受阻
成本持續高企,下游恢復緩慢,聚酯行業成本傳導受阻,成為短期PTA期價回調的主因。節后聚酯原料PTA和MEG成交重心不斷上移,聚酯行業的成本壓力與日俱增;下游織造行業因為工人尚未及時返廠,復工進程相對遲緩,開工負荷明顯不足,節前所積攢的聚酯庫存尚需時日消化,推遲節后新一輪聚酯備貨進程。聚酯工廠產銷水平低下,部分品種庫存壓力重新顯現,故聚酯工廠難以通過拉漲價格來轉嫁不斷走高的成本壓力。成本持續攀升,需求跟進遲滯,聚酯行業利潤被吞噬殆盡,聚酯切片一度出現虧損,滌綸長絲、滌綸短纖利潤微薄,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受到較大影響。
行情高位淡穩成為聚酯行業的共性。聚酯切片市場繼續維持高位,買家謹慎觀望,實質成交有限;滌絲廠家產銷水平下降,庫存壓力顯現,2月中旬蕭紹地區滌絲工廠一度有主動降價銷售的舉動出現,但近期整體行情重新趨穩,前期降價現象日漸消失,個別規格產品產銷適度回升;滌綸短纖交投氣氛冷淡,下游織造廠家需求有限,采購意向偏低,高價位成交難度較大。
需求繼續處于恢復通道
終端需求仍處于復蘇通道之后,江浙織機負荷持續提升,開工率由2011年1月上旬的年內谷底20%上升至55%。參考2009—2010年織機負荷均于4月中上旬達到年內高位70%—80%的情況,后期江浙織機負荷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后期聚酯的采購跟進力度預期放大。
出口亦延續良好態勢,據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出口數據顯示,2011年1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16.18億美元,同比增長38.58%。其中紡織品出口82.43億美元,同比增長47.48%;服裝及其附件出口133.76億美元,同比增長33.61%。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成本傳導短暫性遇阻尚難改變目前基本面向好的基調,PTA回調恐難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