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最高領導卡扎菲誓言繼續戰斗,令利比亞未來局勢更添變數。與此同時,在利比亞局勢日漸嚴峻之際,國際石油公司紛紛從利比亞疏散員工,此舉令利比亞的經濟支柱石油行業再遭打擊。而利比亞動蕩也推動國際油價連續5天飆升,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經接近100美元的關口。
歐洲石油公司紛紛撤離
相較于美國人,歐洲人回利比亞現狀對于石油供給的影響顯得更為擔心。可以肯定的是,作為利比亞經濟支柱的石油行業已經遭受重大沖擊。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2010年底發布的報告,據統計,2009年,利比亞國內石油市場日消費量為28萬桶,日凈出口(含各類液態油)150萬桶。
《全球數據庫》2009年官方貿易數據顯示,利比亞石油出口主要流向為歐洲國家,包括意大利(42.5萬桶/天)、德國(17.8萬桶/天)、法國(13.3萬桶/天)、西班牙(11.5萬桶/天)。
2009年利石油出口目的國按占利出口比重排名分別為:意大利(32%)、德國(14%)、法國(10%)、中國(10%)、西班牙(9%)、美國(5%)、巴西(3%)。
目前在利比亞投資的國際石油公司主要有:意大利埃尼、挪威國家石油、奧地利石油天然氣(OMV)、美國西方、康菲、赫斯、馬拉松、埃克森美孚、殼牌、英國石油等。
《第一財經日報》從德國巴斯夫(BASF AG)旗下的油氣勘探開發公司溫特沙爾(Wintershall)網站上獲悉,該公司將把國際員工撤回德國,并將暫停約10萬桶原油的供應。
“溫特沙爾目前在利比亞有8處油田。”上述聲明表示。
與此同時,據外媒報道,英國石油公司21日稱,受利比亞沖突影響,公司將擱置利比亞陸上石油開發的籌備工作,此舉可能對英國石油造成打擊。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Total SA)周二表示,在利比亞騷亂持續不斷并且全國各地出現暴力鎮壓抗議者的情況下,該公司已開始關停其在利比亞的部分生產設施。
包括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和意大利石油生產商埃尼集團(Eni)在內的石油公司則稱,生產還在照常進行,但正疏散外籍員工。
法國興業銀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Mike Wittner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東和北非供應中斷的可能性令市場忐忑不安;如果看到關于供應確實開始中斷的報道,將進一步支撐油價。
國際油價連續5天飆升
連漲5天之后,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經接近100美元的關口。利比亞的騷亂所帶來的原油出口威脅讓國際原油市場感到緊張。
在紐約市場上,原油期貨價格曾一度上漲0.8個百分點達到96.14美元,布倫特4月的原油期貨合約一度達到每桶107.8美元。
“如果油價持續處于120美元以上的高位,你可以更為直接地感觸到一些調研指出的全球經濟增長的滑落。”摩根士丹利駐香港的首席亞洲和新興市場策略師喬納森·加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處在不確定階段的時期在延長,這并非是對股權風險溢價的好消息。”
作為非洲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商,現在還很難評估利比亞騷亂對石油價格的影響究竟會持續多久。
不過在本周二,沙特石油大臣納伊米說,歐佩克準備生產更多的石油,以彌補任何產量的下降。
“歐佩克已準備好應付任何供應短缺的情況發生。”納伊米在利雅得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人擔心和恐懼,但石油沒有短缺。”
分析師相信,沙特能在幾天之內新增日開采原油100萬至150萬桶,同時以沙特的龐大儲備來說,完全能在幾周準備后將額外的400萬~500萬桶原油推向市場。
在美國,目前每加侖普通汽油的平均價格已經升到了3.17美元,僅在過去的一周內就上漲了6美分。一些分析師警告說,油價可能在今年夏天的石油消費旺季上漲到大約每加侖3.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