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資訊 >> 石化 >> 市場行情 >> 正文
利比亞局勢是否引發新石油危機
2011-2-2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原油 石油全球危機
  與埃及、突尼斯的溫和變局不同,利比亞的群眾運動遭遇到老獨裁者卡扎菲真刀真槍的鎮壓,這個執政長達41年的上校獨裁者的不退讓已經讓至少300人在沖突中喪生。事態似乎越來越惡化,美國道指2月22日大跌178點,其他各國股市都以普跌回應。相反,原油、黃金價格卻飆升。布倫特原油達到了每桶106.6美元,紐約原油則是96.14美元,黃金也重返1400美元/盎司大關。
  盡管利比亞是非洲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但其實只占世界3%,按照經濟學家Gilbert Metcalf和Catherine Wolfram在去年12月份論文《被詛咒的資源?政治狀態和石油產出》里面的說法,獨裁政權的石油產出波動要遠遠大于民主政權。很多人將利比亞的政治— 石油負相關估算得很大,就算卡扎菲繼續殺戮,全國陷入嚴重混亂,石油整體性停產,或者國際社會對利比亞“石油禁輸制裁”。利比亞3%的權重依然過于微小,況且利比亞石油日均出口僅150萬桶,產能恢復甚至未達跟其儲量相稱的水平。利比亞卻讓最近一周油價飆升近8%,這著實有點令人吃驚。實際上,在利比亞出事之后,沙特等OPEC國家都表達會增產,來填補利比亞的空白。
  我們怎么理解利比亞危機和石油的關系?我們不認同利比亞危機有非常大的作用力,人類一個重要的心理機制就是將臨近事態的作用力過度夸大。相反,目前石油百元的高位,是全球經濟在龐大經濟刺激繼續產生效應對油價的反應。例如中國和美國在過去一整年汽車市場的爆炸性景象,無疑是提高油價的牽引力。在新增能源需求中,中國的比重竟然比次貸危機前還高,“中國因素”難以否認。
  考察百年的石油危機史,有助于厘清這場沖擊的屬性。因政治引發的第一場石油全球危機是1957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隨后是1973年的“石油禁運”并催生出OPEC組織1979年的伊朗革命讓油價飆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1980-1981年發生兩伊戰爭,盡管石油產能下降,但卻是高油價崩盤的起點,這意味著如果全球整體經濟乏力,處于下降周期,那么看似對石油利好的“戰爭引發產能削減”,反而會變成1985年油價大崩潰的起因。所以,不能拘泥于一種刻板的思維看待問題。1991年的海灣戰爭對油價看似利好,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產能都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油價短暫爆發一下又疲軟無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讓油價徹底崩潰,最低只有每桶12美元。2001年中國入世是一個新起點,“中國因素”開始奔騰,油價在新興市場國家增量需求帶動下,飆升到140 美元以上,次貸危機讓油價崩盤,但全球聯手的經濟大刺激又讓油價在2011年重返100美元。
  我們的結論是,石油產油國因政治沖擊發生的產能變動,其實并不是決定油價的核心力量,也就是說,在石油問題上,供給的作用被夸大了,供給其實是個渺小的因素,或者是一個被動的因素。真正的主宰力是需求,是那些對原油有著旺盛需求的國家的經濟周期變動。1997年之后,是一個嶄新的階段,因為計劃經濟在全球基本銷聲匿跡了,幾乎所有國家都卷入了新的全球資本主義。而2008年全球上演的“經濟大救市”可能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聯手救市的“最高峰”。歐美原本的衰退部分地被新興市場國家的過熱所“彌補”,看上去全球經濟力量拉平,讓全球經濟沒有立即進入一個下降的調整期,而是被“延長”了,所以,這時候利比亞的沖擊就有點像2003年委內瑞拉因政治導致的石油沖擊,石油產能的削減“疊合”著全球需求的攀升,油價則成為一個放大器,其實它只不過是個小插曲。我們的判斷是,全球大救市會改變全球經濟的一些片段,但最終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候無論發生多少政治沖擊和產能降低,也不會阻止油價下跌的步伐。供應只是一個玩偶,需求則是牽線的手。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阳县| 武平县| 交口县| 绥芬河市| 枝江市| 西乡县| 西青区| 呼玛县| 海阳市| 五河县| 桐柏县| 龙山县| 石渠县| 曲水县| 英吉沙县| 上虞市| 安福县| 鄄城县| 济宁市| 兴宁市| 永州市| 涟源市| 神池县| 南开区| 台北市| 金沙县| 全州县| 云和县| 侯马市| 精河县| 都匀市| 汤阴县| 昌吉市| 那坡县| 沙河市| 桐庐县| 大宁县| 新野县| 合阳县| 石狮市|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