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造成這波熱銷局面的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
1、2月份原料結算價高結出臺。22日,中石化化工銷售華東分公司公布2月PTA合約貨結算價格在11950元/噸,較1月上漲1200元/噸。乙二醇2月份結算價為10250元/噸,較上月結算價上調800元/噸。半光聚酯切片2月結算價為13750元/噸;有光聚酯切片結13750元/噸。3月報價都為14200元/噸。
2、國際原油價格飆升。到23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4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報收于每桶98.10美元,漲幅為2.8%,創下自2008年10月1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格。而在盤中價格曾一度觸及每桶100美元的關鍵阻力位。與去年同期相比,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24%。
所以在上游原料價格強勢上漲的影響下,下游織造廠家普遍都認為滌絲價格在成本的推動下肯定會上漲,再加上部分滌絲廠家誘發式的漲價,從而引發了下游廠家的恐慌心理,紛紛入市補倉。
現在國際原油價格仍在一路飆升,那么后市滌絲價格是否會一路跟隨呢?筆者認為短期內滌絲還是以走量為主。筆者有這個觀點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下游市場短期利空。
1、勞動力緊缺和成本提升。開年以來,在江浙滬、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甚至一些內陸城市紛紛都鬧起了“用工荒”。而紡織業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用工量特別大,所以今年卻工也比較嚴重,特別是在織造上的一線操作工。在紡織重鎮盛澤,絕大部分紡企都卻工,而沒有工人,機器只能停下,據不完全統計,現盛澤地區噴水、噴氣織機的開機率仍是在7-8成左右。隨著“用工荒”的到來,企業紛紛使出渾身解數
“招兵買馬”而漲工資是今年企業招工最主要的一個辦法。今年紡企一線操作工工資普遍都有10%左右的上漲,像一線擋車工工資都已經超5000。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就不得不逼迫織造廠家的面料漲價。筆者了解到節后盛澤市場坯布價格常規產品普遍有0.2-0.3元/米的上漲,而高檔面料則有0.5元/米得上漲。而在這輪價格大幅上漲后,部分前期訂單將會作廢,終端市場如何接受?這都需要企業重新和終端客戶去接觸,去商談。所以短期內市場訂單量不大。
2,企業融資難度加大,成本上升。從24日起,央行正式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使得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9.5%,創歷史新高。本月8號加息之后半個月內,這已經是央行祭出的第二個緊縮工具了。而從去年開始為了抑制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央行緊縮流動性的政策工具從沒停擺。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二次上調存款準備率,也是去年以來第8次上調存款金率。而貨幣政策趨緊令商業銀行的貸款額度吃緊。而筆者了解到在盛澤地區2月份多數銀行已經不放貸。所以隨著銀行信貸的緊縮,織造企業現在也不會用現金去囤積大量的原料。
二、上游行情短期利多。
1、原油價格短期難回落。近日中東和北非的政治局勢日漸緊張,繼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后,伊朗、巴林、也門、利比亞、伊拉克等國家相繼爆發大規模群眾示威游行活動,而其中利比亞局勢也越來越嚴重。這勢必在短期內會對國際油價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2、聚酯產業鏈開始集中檢修,供應偏緊局面難改觀。據了解臺灣CPC1號15萬噸/年和2號25萬噸/年PX裝置將進行為期30–35天的計劃檢修。而寧波三菱、遠東石化、翔鷺石化、天津石化、寧波臺化五家PTA企業均初步計劃在3月有階段性停車檢修,共涉及產能515萬噸左右。而且去年聚酯產能增速都高于PX和PTA。所以短期內上游原料供應偏緊局面難改觀。
三、聚酯本身難有動作
今年開年,因為各種各樣(如用工難,成本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襲擊,織造行業走勢較為平淡,織機開機率不高。相對的對原料需求也不大,再加上年前大部分廠家都進行了備貨。節后織造廠家都以消耗前期庫存原料為主。從而造成節后滌絲廠家原料庫存大幅增加,主流廠家庫存一度要超過20天。所以近來滌絲廠家都是以走量為主,漲價也都只是試探性的小幅上漲下。
所以綜合以上方面看,現在不管是上游還是下游短期內誰都沒有辦法主宰誰,而滌絲本身現在處于一個微利階段,雖然想轉嫁成本,但是依照現在下游行情看還難以接受。所以筆者認為短期內滌絲行情仍會以盤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