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和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將于 2011年 3月30日~ 4月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辦。
招展現狀——原料價格波動影響有限
本屆春夏面料展展出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截至2011年 2月 22日 ,共吸引了來自 16個國家和地區的 1174家企業參展,其中國內企業 910家 ,海外企業 264家,展品涵蓋棉、麻、絲、毛、化纖、功能面料、針織、繡花蕾絲、輔料、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媒體等。
據介紹,從報名參展情況看 ,今年的參展規模與 2010年基本持平 ,但是展區凈面積有所提高。
延續上一屆春夏面料展的展示分區,主辦方仍將展品按終端用途分類,劃分為正裝面料館、女裝面料館、休閑面料館、運動功能面料館、輔料館和國際館。各種以時尚、功能、環保和創新為特色的優質面輔料集中亮相,環保和創新依舊是貫穿整個展會的關鍵詞,而融合則成為此次展會的全新主題。
雖然此次春夏面料展從展商數量到凈面積都有增長,然而,2010年下半年開始的紡織原材料價格上漲,特別是棉花價格的高位運行,使得大量使用棉花的紡織面料企業 ,例如休閑棉紡面料、牛仔面料和襯衫面料的生產企業的參展熱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加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政策的不斷深入實施,也使一部分參展商調整了參展計劃。不過,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最后真正取消參展或大幅縮減展位面積的企業屬于極少數 ,“我們相信這只是短期內相關企業為適應市場變化做的相應調整。”常清說。
國內展區——產品結構呈現新變化
此次面料展國內展區分布在第1、5、6、7、8、9號館,原料的價格波動對企業的參展熱情影響有限 ,卻直接導致了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
正裝區主要由毛紡和化纖類面料組成 ,以精紡和高檔毛紡面料為主 ,還包括羊毛針織面料和羊毛牛仔面料,涂層、印花、提花等工藝的應用有所增加。
女裝區以粗紡、毛紡面料和化纖面料為主,相比于以往,產品風格更加多樣化 ,設計和加工工藝呈現出更為豐富的變化 ,傳統的色澤工藝也展露出全新一面 ,時尚感有所加強。
化纖面料被運用于各個服裝品類 ,是產品種類最多的面料品類。今年格外流行輕薄的化纖面料,舒適成為廠家關注的重點 ,功能性備受關注。除此之外 ,女裝面料還呈現出高品質化趨勢。
休閑區以麻紡和棉紡面料為代表。麻紡展區吸引了業界知名企業,展出的產品基本以純麻和混麻產品為主,產品呈現出多元化特色。
常清強調,針織面料梭織化之后 ,性能有所提高 ,進一步拓寬在休閑服裝中的應用,很多正裝也開始應用針織面料。
記者分析,由于 2010年原料成本劇烈波動 ,導致面料產品成分改變 ,面料的加工工藝隨之發生了顯著變化 ,混紡和仿棉多了起來 ,純棉高支化成為趨勢 ,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提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