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工大科技處處長程博聞介紹,天津工大科技平臺建設包括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中空纖維膜材料與膜過程基地,以及先進紡織復合材料基地等4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以此為支撐,學校圍繞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開展科研攻關。在民用復合材料領域及高鐵、汽車、風力發電等領域,他們開發了高性能纖維材料;在節能減排、城市污水處理、海水淡化領域,他們配合施工單位,建設了一批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工程;在航天領域,他們為“神舟七號”、“嫦娥二號”提供了衛星、返回艙所需的相應部件,如衛星結構用高性能三維編織復合材料構件及生產線建設。
負責研發衛星發動機桁架工作的天津工大復合材料研究所所長李嘉祿教授告訴記者,作為桁架式發動機支架的重要組成部件,空間多向連接件起著連接管件和傳遞載荷的作用。這些構件結構復雜、力學性能要求高。課題組采用三維異型整體編織技術和真空輔助樹脂傳遞模塑技術相結合的辦法,實現了材料內部結構與三維形體的集成化設計與制造的有機統一。經過多年攻關,他們研制出符合航天要求的高性能三維編織復合材料空間多向連接件,為“嫦娥二號”繞月衛星的順利發射作出了貢獻。
據了解,天津工業大學近年來還開發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承擔了國家和天津市許多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如高抗污染膜技術、連續膜處理污水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