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豪賭頁巖氣
中石油與道達爾在內蒙古投資20億美元,還醞釀與殼牌成立合資公司開發頁巖氣。
國內石油巨頭與國際能源公司在頁巖氣上的合作正變得越發密集。
法國道達爾公司首席執行長馬哲睿上周三宣布,將與中石油聯手在中國的內蒙古地區投資20億美元,建設一個非常規天然氣生產項目,預計在2012年或者2013年投產。
道達爾有關人士27日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證實,該項目為蘇里格南天然氣項目,2006年道達爾就已著手前期的準備工作,到2010年下半年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這并不是中石油第一個與國外石油公司開展的關于頁巖氣的合作。中石油與殼牌在國內已有關于四川中部金秋區塊致密氣和頁巖氣開發的合作。
上周有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中石油將與殼牌成立合資公司開發頁巖氣,但該消息并未得到雙方的確認。
一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相比常規天然氣,頁巖氣的開采難度較大,投入多,技術要求高,國內頁巖氣開采至今并未有大規模產能形成。
而美國的頁巖氣開采早已成為天然氣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09年年底,當地頁巖氣產量就已達到900億立方米,達到全美國天然氣供應量的1/3,并超過中國當年常規天然氣的年產量。
“美國的成功經驗,讓國內的石油企業看到了頁巖氣的開采前景,這塊大蛋糕,吸引了眾多石油企業進入。”一位熟悉國內頁巖氣市場的人士向記者分析說。
上周殼牌的首席執行官傅賽表示,如果殼牌目前正在中國進行的頁巖氣勘探作業被證實是成功的,殼牌打算在今后5年間每年向中國的頁巖氣投資10億美元。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天然氣這種優質能源的比例太低,只有5%左右,而國際上都達到1/3。未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提高天然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向本報記者指出。
中國石油巨頭紛紛借力外援
中石油并不是唯一一個尋找外援的石油公司,中石化和中海油近期在頁巖氣上的幾個大手筆,其中均有國外能源公司的身影。
中海油在過去的短短半年內,兩度與美國 Chesapeake 公司合作,購入其在美國兩個頁巖氣項目1/3的股權。近期又有消息稱,將購買澳大利亞Exoma能源公司位于加利利盆地的5份勘探許可證50%權益—— 26840平方公里探區的煤層氣和頁巖氣勘探作業。中石化也曾傳出與雪佛龍共同勘探和開發中國西南地區的頁巖氣的消息。
“目前頁巖氣先進的開采技術主要集中在殼牌、雪佛龍公司、哈利伯頓公司等國際能源企業手中,我國頁巖氣資源的開發剛剛起步,開采技術還不成熟。”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27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頁巖氣開發,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國內石油公司的技術難題。他同時提醒,由于中國與國外的地質環境不同,中國企業不宜直接照搬國外頁巖氣的開采理論和經驗。
周修杰認為,考慮到我國常規天然氣儲量有限,作為非常規天然氣的頁巖氣很有可能成為我國能源供應的接續能源。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目前國內的頁巖氣儲量并沒有統一的說法,從15萬億立方米到30萬億立方米不等。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玉喜對此現狀表示擔憂,他曾向本報記者指出,在國內的頁巖氣儲量并不明確的前提下,現階段應當多做一些實質性的勘探開發工作,但目前只有少數幾家石油公司在進行實地的勘探開發,這些公司擔當了前期勘探開發的重任。
馮飛認為,中國可以考慮借鑒美國經驗,在頁巖氣開發商放開市場,鼓勵一些新生的企業進入,“這對于創新,新技術的應用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