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玻璃纖維產業內需強勁
2011-3-7 來源:中國復合材料
關鍵詞:玻璃纖維產業 內需
玻璃纖維作為電子、電力工程材料,為我國智能電網和電子高端產品開發提供高壓絕緣電力制品和超細電子玻璃纖維。南通神馬公司開發高壓絕緣子替代陶瓷材料;重慶國際開發5滋m超細電子玻纖,打破了國外在這個品種上的壟斷地位。江西長江、四川玻纖等公司在開發國際市場需求量大的7628電子布同時,陸續開發2116、1080等薄型電子布。由于我國對電子玻纖需求量的逐年提高,外資、臺資、港資在國內形成了大規模電子纖維的生產能力;國內三大玻纖企業重慶國際、泰山、巨石的電子玻纖產品也形成批量生產。據有關方面了解,2010年,國內電子玻纖三大巨頭建滔、昆山臺玻、重慶國際產量合計達到17萬噸。隨著PCB基板向薄型化、高多層化、高密度化發展,扁平化電子級纖維布和超薄濕法電子級薄氈將成為高端市場的重要品種,有待加快開發。
近幾年,全球低碳經濟的大背景及國內傳統產業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形勢,推進玻璃纖維工程織物衍生出一系列節能環保產品。在全國形成了江蘇阜寧和河南新鄉的PTFE和玻纖混紡高溫濾料產業群體。中材南玻院、美龍(營口)、績溪華林、淄溥新力、阜寧正大等在國內水泥行業、電力行業、冶煉行業的高溫煙氣過濾收塵中成為優質品牌。玻璃纖維用于磨擦材料,是無石棉磨擦材料的不二選擇,在汽車、火車、農業機械領域得到初步應用,用于制作汽車制動器和復合器磨擦面、火車剎車制動閘瓦等。江蘇東臺華陽公司與中材南玻院合作,以玻纖為主體材料復合其他高性能纖維材料制作的復合包芯紗,受到磨擦行業關注。中材南京玻纖院雙威事業部開發的多組分纖維高性能電池隔膜新產品,其使用壽命長、免維護,比原有AGM和鋰電池隔板抗失水干涸性能更好,用于高性能電池。江蘇九鼎新材集團面對全球磨削技術的發展,及時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熱塑—熱固砂輪網片,填補國內空白。常州華碧寶公司在吸收國外技術基礎上,精益求精開發玻纖墻布等各類新品種。天馬集團公司開發了系列玻纖增強路基材料。常州良春集團開發的2MW葉片用多軸向織物獲評部、省重大成果。
國內玻璃纖維產業近十年快速增長,以及內需的增速,源于玻璃纖維制造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玻璃纖維自身性能的不斷挖掘及玻纖深加工制造裝備的推陳出新與玻璃纖維實際應用的不斷擴展。江南大學和常州潤源公司合作開發的多軸向經編織物裝備,獲得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外池窯技術的百花爭艷,國際玻纖市場的傳統應用和國內市場層出不窮的開發,把我國玻纖產業推到了全新的高度。從我國玻纖產業50年的發展歷程可看到,玻纖產業基本包攬和滲透了無機-有機相復合材料市場的98%以上,突顯了它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生命力。隨著世界科技的不斷進步,碳纖維、玄武巖纖維及各類有機纖維在性能、成本、應用上將面臨新的競爭。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