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大漆本身的半透明性,決定了純天然大漆,很難制作高亮度高純度色彩的漆藝作品,以致于很多漆畫給人的感覺都是陰沉沉灰蒙蒙的。漆藝中的色彩,是漆藝藝術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漆畫一般需要兩個月左右才能完成,漆畫家色彩的表現力重在熬漆的過程,喬十光老師說,漆畫家都是自己熬漆,然后配備自己需要的色彩,漆畫的好壞不僅在于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還要看漆畫家熬制出來的色彩”。漆藝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熬出來的,這本身就決定了色彩運用上的難度,如果對大漆的性能不了解,就很難能夠調出來合適的顏色,這決定了傳統天然大漆漆畫很難類似油畫那樣自由運用高純度色漆顏色。要把漆藝做好,就要先做一個合格的漆匠。劉師傅熟練掌握天然大漆的性能,運用陽江傳統漆器罩金漆技法,利用天然大漆調制出各種亮度的色彩和純度較高的色漆,其效果更優于腰果漆。
陽江漆器工藝最具特色的是罩金漆。與一般意義的罩金髹不同,陽江罩金漆是一種特制的熟漆,這種熟漆以天然大漆煉制而成,漆膜晶瑩剔透,籠罩在銀箔之上金光燦燦,具有豪華富貴感。此罩金漆應用在陽江漆器的髹飾最多最廣,用以調制彩色漆奇艷無比,可以說是世界漆器行業中的一支獨秀。由于腰果漆的大量運用,目前還能夠調制出陽江罩金漆的師傅已然不多,幾近失傳,劉錦標師傅熟悉罩金漆技法,非常希望該技法能夠得以延續傳承下去。
為了傳播陽江傳統漆藝,劉錦標師傅曾經多次受陽江群眾藝術館邀請給年輕人傳授漆畫制作技法。劉錦標師傅還制作了漆畫《金海風》送到陽江群眾藝術館。2007年3月24日廣東珠江電視臺 630新聞,“南海一號宋船前期報道”中報道了漆畫《金海風》。漆畫《金海風》畫面上是一位地道的陽江漁家姑娘,帶著具有陽江特色的漁家帽,這位漁家姑娘手里抱著一只招財貓,背景是大海,被陽光照耀的風帆閃閃生輝。整幅畫面是金燦燦的,藍綠色的大海與天相接,這正是陽江海邊清爽明快的純凈空氣。這幅畫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劉師傅是用半油畫半漆畫的手法創作的,整幅畫的色彩打破了以往陽江漆畫黑底色調,不需要任何的鑲嵌,而用純天然大漆畫出來的,它的圓潤半透明效果并不是所有漆畫者都能做到。這正是該漆畫的獨特之處!

(廣東珠江電視臺630新聞報道漆畫《金海風》的截屏)
相比之下,其他漆畫都用了精美的畫框裝裱,穿上美麗的衣裳,但是這幅畫劉師傅只用四條木條隨意釘上去代替畫框,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真正賞畫的人是不會在乎畫框的丑或美,而是會看懂作者畫里面的藝術價值。
這幅畫的象征了海上貿易的繁榮興盛!一只招財貓,一種黃金的色彩……,同時也象征了陽江傳統漆藝的發展也將步入一個全新繁榮的時代!
劉師傅熟悉漆器制作的各種技法,且對大漆、腰果漆、化學漆的化學反應機理十分了解。經過多年的研究,劉師傅研究出多項漆器方面的專有技術,最突出的是雕塑漆器。
雕塑漆器是劉師傅在中國傳統漆器的基礎上,把現代雕塑藝術的技法理念融入到傳統日用漆器當中,實現藝術性和實用性相互之間的完美結合,是經過劉師傅的不斷錘煉技術和巧妙構思設計創新而成的新型高端手工藝品。
目前的漆器,要么只是雕塑漆藝擺件,沒用實用性;要么只是單純的傳統漆器用具,沒有現代雕塑的藝術性。中國傳統漆器技法未能完全解決雕塑漆器的技術難題,經劉師傅三十多年研究努力,始能制作雕塑漆器,既有很高的雕塑藝術觀賞價值,又兼備漆器的實用功能。
隨著我國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對現代環保的追求理念,作為一種新型高附加值高端文化產品,雕塑漆器的市場前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