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系列纖維的研究項目整體水平處于國際先進,部分達到了國際領先。”在聽取了科研成果研制組人員的匯報,經過現場察看樣品,專家討論后,中國工程學院院士姚穆代表專家組為此次鑒定會給出了權威的評價。
4月10日,PTT系列纖維及高附加值面料制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科技成果鑒定會在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這次研究的直接動因是為我軍首次裝備的軍官禮服研發高檔面料。”科研組負責人、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施楣梧介紹說。填補國際空白、提升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實力……這些激昂、興奮的聲音是鑒定專家組在聽完科研組的工作報告以及一系列現場鑒定后發出的感慨。
PTT系列纖維及高附加值面料究竟為何讓專家給出如此高的評價?為此,記者在現場采訪了專家組、科研組的相關負責人。
PTT纖維優勢突出 產學研用結合緊密
主持人:PTT項目的技術創新點和意義在哪里?為面料增加了哪些功能性?
施楣梧:PTT可以說是21世紀的“大纖維”,是具有良好普及前景的纖維,并且其部分原料可采用非石油資源,染色溫度低,可降低能耗;而PTT/PET并列復合彈性纖維則是彈性纖維中的佼佼者,它有適合制作外衣服裝的彈性,可裸絲使用,耐氯耐老化。
同時,對于原液著色的PTT/PET并列復合彈性絲而言,它又解決了白絲后染造成的彈性不勻、顏色不勻、色牢度低和加工費用高的問題;采用原液著色技術可使色絲售價降低到進口白絲后染產品的50%~60%,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PTT/PET復合彈性長絲在面料中的施加技術及彈性控制技術,可賦予面料抗皺性、適體性和舒適性,提高了面料的檔次和附加值。
王府梅:我們的研究探明了PTT/PET自卷曲長絲針織物出現條影性不勻的成因,創新開發出解決該難題的長絲后加工技術,克服了PTT DTY長絲無縫針織服裝緯斜問題的生產技術; PTT/PET并列復合彈性長絲與普通PET的合理復配,實現了搖粒絨的高柔軟度和高保暖性,成為全新的保暖材料。
主持人:這是一次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項目研發,那么,從行業專家、企業、院校的角度,PTT的研發應用有哪些重大意義?
姚穆: PTT這個項目符合中央關于“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方針,鑒定會的成果又是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項目。目前,項目的整體水平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我相信,再對該項目進行適當地修改,一定會取得很大的成果。
季國標:我本人對這次鑒定會非常重視,也特別支持。主要是因為:PTT本身的價值,以及它對產業的深遠影響。
從新材料開發的角度,PTT的應用既可以使各種材料的性能互補,又可以補充未來原料不足的問題。
從時尚層面講,面料的各種組合可以實現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的結合,發展空間會非常大。我國是紡織大國,但是內需的檔次水平不高、消費不平衡,“十二五”規劃要我們由紡織大國走向強國,那么科技、品牌、人才的作用至關重要。PTT項目就為我們的產業升級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