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變暖,能源成本高漲,越來越多的國家出臺各項法規提高能源效能,提高房屋建筑環保、節能指標,而我國目前也正在逐步完善和推廣建筑節能標準,未來聚氨酯在我國建筑保溫領域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這也會大大拉動我國聚氨酯的市場需求。
目前我國聚氨酯市場供應主要來自于煙臺萬華、巴斯夫、拜耳、陶氏、亨斯邁、日本聚氨酯、三井化學和錦湖三井等企業。近年來,由于我國聚氨酯市場需求增長迅速,國內外聚氨酯生產企業都紛紛計劃提高在我國的聚氨酯產能。
未來十年中國華北聚氨酯市場增速達7.7%
據了解,目前,作為保溫材料,聚氨酯硬泡組合料已經在下游冰箱冰柜行業、冷鏈物流行業、建筑行業及太陽能熱水器等方面形成了規;膽谩S捎谥评湫袠I的迅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聚氨酯產業發展和需求量增長最快的地區。中國聚氨酯市場的增長非常強勁,未來十年,預計中國華北地區增速維持在7.7%這樣的水平。
目前國內幾家主要生產硬泡組合料的廠家在產能、原料供給、應用領域等方面有著各自的優勢。隨著制冷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冷鏈物流業的突飛猛進式增長,另外“太陽能下鄉”、“太陽能屋頂計劃”等活動的帶動和低碳概念的普及,聚氨酯應用范圍將更加廣闊,而國內建筑節能標準的出臺,聚氨酯材料在建筑保溫領域的應用增加也是必然趨勢。國家對建筑節能的重視也會將聚氨酯硬泡在建材市場的應用正進入高速發展期。
化工巨頭搶灘中國聚氨酯市場
2011年4月20日巴斯夫天津聚氨酯組合料廠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漢沽區泰達現代產業區,占地3.4公頃,初始投資1000萬歐元,預計將于2012年建成投產。
巴斯夫規劃中的重慶聚氨酯組合料廠將于2013年投產。此外巴斯夫還將在重慶投資一個年產能力達到40萬噸的MDI(生產聚氨酯的原料之一)項目,預期在2014年開始運行。巴斯夫聚氨酯亞太區業務高級副總裁馬嵐麗表示:“重慶MDI項目將會成為巴斯夫目前正在進行的在中國最大的一項投資!
在天津和重慶的聚氨酯組合料廠建成投產后,巴斯夫在中國將擁有4個聚氨酯組合料廠(其他兩個分別位于南沙和上海),完成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布局。
陶氏化學與海爾集團就PASCAL聚氨酯節能環保解決方案于2011年3月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陶氏化學正在轉型,作為世界著名的化學公司,原來只是單純提供化學產品,而現在要從單純銷售產品,轉向銷售一個系統,一個配方。
陶氏化學方面表示,與海爾的合作,建立的是一個平臺。除了聚氨酯業務之外,還把其他業務帶進來。既有電子消費品,也有其他產品。
早在幾年前,另一德國化工巨頭拜耳集團就宣布投資18億美元在上海漕涇化學工業區(SCIP)建設一體化生產基地,其中包含了聚氨酯原材料MDI和TDI的生產。
日本地震帶動聚氨酯需求上升
幾乎所有人都始料不及,日本大地震的“蝴蝶效應”,竟讓聚氨酯產業鏈也產生了不小震動。在浙江遠東化纖集團、錢清中國輕紡原料城等處了解到,由于上游PX價格飆升,已波及PTA生產企業的原料采購價格,作為行業下游的化纖企業又面臨著一波不小的沖擊。
中國作為重要的聚氨酯原料出口國之一,日本發生的大地震也使得聚氨酯相關產品供給更加偏緊。業內人士認為,聚氨酯原料在今年本來已經步入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但是日本的地震則將加速了聚氨酯行業景氣的上行,相關產品預計將進一步漲價,本輪景氣周期將至少持續兩年。
隨著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聚氨酯的需求量將會增加。從這些新增產能的投產時間來看,近兩年我國聚氨酯的市場供需情況變化不會太大。不過從長期來看,由于產能擴張的速度比需求增速要快,隨著這些新增產能的投產,我國聚氨酯的市場供應量將會大幅增加,預計未來國內聚氨酯的市場競爭將會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