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位芳綸產業蓄勢待發
2011-5-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對位芳綸 產業
記者日前在國內率先攻克間位芳綸難關的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對位芳綸纖維在耐高溫、阻燃、絕緣等性能方面比間位芳綸更具優勢,同時還具有高強度——為鋼的5~6倍;高模量——初始模量為滌綸工業絲的4~10倍;熱穩定性在150℃下收縮率為零,在260℃下可保持原強度的65%等突出特點。煙臺氨綸集團于2004年正式啟動“對位芳綸產業化技術開發”項目,2008年建成國內首條百噸級可連續運轉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并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對位芳綸中試產品已在膠管骨架、增強基布、盤根密封、光纜增強等領域得到應用。作為上市公司的煙臺氨綸首發募投項目1000噸對位芳綸產業化項目,也是國家863計劃項目,將于今年二季度實現投產。作為高強度纖維,對位芳綸近幾年消費主要集中于防彈防護材料、繩纜材料、橡膠工業和復合材料等領域,市場曾長期被美國杜邦和日本帝人兩家公司壟斷。
煙臺氨綸是國內首家對位芳綸產業化的企業。公司總經理宋西全介紹,公司2008年擁有100噸對位芳綸中試裝置,已經連續穩定生產,產品在市場銷售近2年,在汽車輪胎、光纜、剎車片、防彈衣等應用領域均有所涉及,形成了較好的市場布局,渠道建設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據市場人士介紹,盡管國內已有多家企業進軍對位芳綸項目,但目前,煙臺氨綸是唯一一家有對位芳綸實物在市場銷售的國內生產企業。隨著1000噸對位芳綸產業化項目的投產,公司將加大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將其培育成公司新的增長點。
“十二五”期間產業化將獲突破
就當前我國對位芳綸產業的發展現狀,記者采訪了中國化纖工業協會首席顧問葉永茂。葉永茂說,對位芳綸國外已經運行了30多年,生產技術、品質管理以及應用技術都非常成熟,現狀已經發展到第3代技術即一體化生產技術,其生產成本也已大大降低。品種結構上,根據應用領域細分為100多個品種,可滿足不同終端市場的需要。他說,目前,制約國內對位芳綸行業發展的瓶頸主要是技術,具體包括:工程化關鍵技術;主要原料生產技術;關鍵設備的加工制造技術。
按照“十二五”規劃,在此期間,我國千噸級對位芳綸生產技術將實現突破并將轉入快速成長期,從而帶動相關行業的迅速發展。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國防軍工、材料工業結構升級等方面,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對下游各主要應用領域需求情況、產品自給率、需要進口的主要品種等進行重點分析。未來10年,國內的汽車、通信、高速鐵路、航空和防護等領域將快速發展,對位芳綸的需求呈旺盛局面;與此同時,國外下游加工企業向國內進行產業轉移,也會刺激國內對位芳綸需求的增長。預計2015年國內對位芳綸需求將超過10000噸,2020年將超過20000噸,其中,預測2015年國內需求量為對位芳綸長絲通用型2000噸,高強型1000噸,高模型2000噸;對位芳綸短纖2000噸;對位芳綸漿粕3000噸。此外,到2015年,對位芳綸國內供應要實現50%,2020年達到80%。
生產企業呼吁,由于國外芳綸對中國芳綸市場的早期介入,形成了一套國外產品的應用標準。國內許多應用領域的標準都是基于國外產品而制定,無形之中制造了國產芳綸系列產品的進入壁壘,嚴重影響民族企業的發展。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盡快制定相應的國產芳綸系列產品應用標準,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國產芳綸系列產品的技術開發和市場應用。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