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最近兩年來,產業用紡織品的年增長率都在18%以上。2009年,產業用紡織品總產量達到723.2萬噸并以約2400億元的產值,成為跨紡織和新材料兩個產業的新型現代化工業。
該協會人士認為,“我國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還在成長階段,預計有1萬億元的市場潛力。”
業內人士指出,在萬億元市場中,戰略新興產業將成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新能源方面,風力發電機的重要部件葉片的制作中,就需要使用玻璃纖維、碳纖維等增強復合材料;太陽能中的電池板,電池隔膜材料也需要使用紡織品;節能環保領域中,在控制粉塵、煙塵、二氧化硫等氣體排放方面,也需要高性能的過濾除塵紡織品。
事實上,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無一不對產業用紡織品有著旺盛的需求。
與此同時,傳統產業做大做強也需離不開產業用紡織品一輛轎車需要20多平方米的非織造材料,大眾汽車的一款車型每天生產中使用的汽車用內飾紡織材料就達15萬平方米。
為指導產業健康發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在草擬“十二五”規劃時,明確了未來5至10年的重點發展領域,包括過濾、土工、醫用、農用、棚蓋、復合材料、消防服、阻燃產品等多個領域。
同時,針對目前行業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銷售上十億元“臺階”的企業寥寥無幾的局面。《規劃》將明確,挖掘一批發展勢頭強勁的企業,重點扶持培養,打造成龍頭團隊。市場人士認為,該領域的上市公司技術和管理水平較強,發展潛力較大,有望成為龍頭團隊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