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發布會由展覽會承辦單位北京泰格斯特國際展覽展示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鵬程主持,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樹田和歐洲紡織機械制造商委員會理事、德國卡爾邁耶集團董事長弗里茨·邁耶(Fritz P Mayer)出席發布會并分別做了主題發言。
參加發布會的還有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副總裁殷海興、泰格斯特國際展覽展示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富榮沛等嘉賓以及媒體記者和部分紡機企業代表。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是由“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和“ITMA亞洲展覽會”聯合而成,已在2008年及2010年成功舉辦兩屆,將于2012年6月12~1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第三屆。
六大優勢 樹立展會典范
在發布會上,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樹田介紹說:“亞洲,特別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紡織業的重心,舉辦聯合展反映了全球紡織產業的發展大勢,展會以高起點、高要求、規范操作等諸多特征,為業界過多過濫的展會樹立了典范。”王樹田還總結了聯合展的六大特點:
展出規模最大。2008年聯合展的展出面積達到12.65萬平方米;2010年,即便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展出面積也超過了 10萬平方米,依然是該年度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紡機展。并且,自從在中國推出聯合展以后,日本大阪和新加坡的ITMA都不再舉辦了。
參展企業最多。2008年展會共有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家企業參展;2010年,有28個國家和地區的1171家企業參展,全球知名的紡機生產企業悉數到場。
國際化水平最高。2008年海外參展企業的展出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都占到了總面積和總數量的55%。2010年的這些比例也接近50%。
專業性最強。聯合展引入了ITMA的展覽規則,同時根據中國紡織工業的規劃和需要進行調整,在加以引導的同時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對參展企業的資格有嚴格要求,只有在“設計、制造、銷售”三項條件中符合兩項者,方有資格申請參展;二是嚴格禁止二手設備及其零部件的展出;三是除了染化料生產企業、科研院校、咨詢機構、媒體等,其他參展企業必須有實物參展,不容許僅以樣本、圖片的形式展出。承辦單位設立了專門的內部機構負責審核報名參展企業和展品的資格,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和產品嚴禁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