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碳纖維產業基本依賴進口。我國碳纖維的生產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碳纖維生產能力僅占世界高性能碳纖維總產量的0.4%左右,2009年自給率提高到16%以上,仍主要依賴進口,無論是質量和規模與國外相比差距都很大。有專家統計,現在中國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需求量很大,數字大約是10000噸,而產能只有4000至5000噸。隨著國家的重視,產能正在進一步提高。中國目前專門生產碳纖維的廠家只有十多家,高端應用技術還有待突破。
從需求情況來看,世界碳纖維的消費結構集中在工業應用、航天航空和體育休閑三個方面,目前工業應用約占總消費量的58%;航空航天方面應用約占23%,體育運動器材應用約占19%。1991-2009年,碳纖維在工業應用領域的消耗是持續增長的,航空航天領域基本保持平衡,而體育用品在碳纖維應用的比例則持續下降,碳纖維應用逐漸從航空航天、體育用品向民用工業應用轉移,特別是隨著大絲束碳纖維的大規模生產,其價格將不斷降低,民用工業用量將繼續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趨勢。
世界碳纖維格局:發達國家成熟產業,行業集中度高。世界碳纖維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國、美國、法國、韓國等少數發達國家,主要生產商為日本的東麗、東邦人造絲、三菱人造絲三大集團,三家企業就占據了世界78%左右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