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INAPLAS2011國際橡塑展期間舉行,以生物塑料、節能減排及塑料回收技術為主題的3場“低碳塑料論壇”,共吸引了接近500名來自各行業的觀眾入場支持。其中首場以“生物塑料和降解塑料的應用與可持續發展面對的挑戰”為題的論壇,引起了關于“生物塑料”和“降解塑料”的定義和詞匯標準化的一番討論。
英國塑料聯合會(BPF)公共行業事務董事菲利普‧羅(PhilipLaw)先向觀眾介紹生物塑料和降解塑料的市場及供應鏈。他指出,生物基材料的生產勢將成為石化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13年,全球對生物塑料的需求量將增加三倍,達到90萬噸,即全球年均增長35.1%。
菲利普‧羅表示,生物塑料能否成功,既取決于可堆肥塑料,亦有賴耐用的生物基塑料,并預計耐久生物塑料在電子和汽車業的應用將推動其需求。
他認為生物塑料已不應只包括以粟米、淀份等天然原料制成的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塑料,反而應同時包括以石油為基材的可降解塑料、不一定可生物降解的天然基塑料,以及混合了石油基材料和生物基材料的塑料。
菲利普‧羅又重點介紹了含氧可生物降解(OBD)塑料,這類塑料現已廣泛用于泡罩包裝、水果網袋、聚乙烯垃圾袋、連卷袋和農用薄膜等,并以一系列圖片說明OBD膠袋如何在2星期內分解。他強調,根據目前的歐盟標準,目前還未有任何一類OBD塑料獲確認為“可推肥塑料”,但在不少國家,例如阿聯酋、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均已立例要求超市使用OBD塑料袋。
另一位講者,美國塑料工業協會(SPI)生物塑料委員會主席SteveDavies則指出,業界對于OBD塑料的應用仍存在很大的爭議,例如在約兩年前,美國全國廣告部(USNationalAdvertisingDivision)就裁定GPPlastics關于OBD塑料的聲稱并未有充分支持。
SteveDavies解釋:“根據業界認可的標準,在降解過程中,會因細菌、真菌和水藻等微生物產生的作用而自然降解的塑料才可算是生物降解塑料。”
他指出,目前已公開的關于礦化率的數據,并未能證明OBD塑料可以完全降解。舉例來說,代表歐洲生物塑料業界的歐洲生物塑料協會(EuropeanBioplastics),便認為OBD塑料只會分裂成細小的碎屑,隨風雨流落大海,影響海洋生物,帶來生物積聚的風險。美國方面,主責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TradeCommission)則提醒生產商,在作出無規限的可生物降解聲稱(unqualifiedbiodegradableclaim)時,必須具備科學證據,證明其產品能以一般的棄置方法,在一段合理的短時間內完全分解,其聲稱才會被認可。
SteveDavies認為,要對可生物降解塑料作出清晰的定義,還需要額外的規范,例如生物降解的環境和時限等。
環保產品和綠色生產
在論壇上,美國NatureWorks全球市場銷售總監PeterClydesdale向觀眾介紹了公司旗下的Ingeo生物塑料。
他表示,Ingeo是一種可通過化學方法將之循環再造成原材料——乳酸——的生物聚合物,真正達到“從搖籃到搖籃”(cradletocradle)的循環再造。而目前來說,Ingeo的生產規模距離預定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Ingeo的應用范圍廣泛,食品包裝、薄膜/卡片、纖維及無紡布、瓶類容器,以及耐用品(例如電子產品外殼、汽車零件等)皆可見其蹤影。最近,NatureWorks更發展出一款生物基內消旋丙交酯M700X。這種化學中間體可用于發展新的生物基聚合物/共聚物、添加劑、粘合劑、涂料、打印碳粉和表面活性劑等。
PeterClydesdale又透露,NatureWorks將會興建第二座聚合物工廠(年產能最少14萬噸),預計今年年中完成選址,最大可能是擁有豐富糖基及淀粉基原料的東南亞地區。
至于一家全球快速發展的消費品公司是如何走向綠色生產的?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平在論壇上介紹了寶潔的方法。他表示,寶潔公司的工廠,全部采用100%可再生能源,亦完全不會產生需要送去堆填區的生產廢料;此外,該公司亦以生物塑料,作為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