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制造的織物或無紡布的纖維直徑通常是幾十至幾百個微米(1毫米=1000微米),當纖維直徑縮小到普通纖維的1/1000時就被稱為納米級纖維(1毫米=100萬納米)。由于納米纖維的孔隙率高、比表面積大,因而具有超越傳統纖維的特殊功能。權威機構預測,在2011-2013年期間,世界范圍內所有基于納米技術的相關產品將會達到1.6萬億元市場規模,且將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長。
胡平團隊自2002年開始進行靜電紡絲制備納米纖維的工藝研究。該團隊已自主設計并研發制造出國內首臺中試規模的納米纖維生產設備,能夠年產納米纖維1000千克。每臺設備至少可節省國外引進費用1000萬元人民幣,可極大降低納米纖維生產成本。目前,該團隊已在河北廊坊市成立永清華源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設備優化和產能擴大化。胡平指出,目前我國納米纖維規模化生產還只是迎來黎明,初露曙色,一旦在資本市場推動下全面步入工業化階段,可望給世界市場帶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