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應警惕汽車爆胎:中國被指為低檔輪胎產銷國
2011-7-19 來源:FT中文網
關鍵詞:輪胎 爆胎 錦湖 韓泰 返煉膠
夏天,必須小心檢查你的汽車輪胎,因為它很可能是一枚隨時可引爆的不定時“炸彈”。
不久前,韓國兩家輪胎公司錦湖、韓泰,因輪胎質量存在安全隱患,先后在華召回部分輪胎,開啟了中國輪胎召回的先河。不過,這并不是由于法律的原因,而是多年來在媒體執著的追問下不得已而為之。
錦湖、韓泰兩家公司,曾因生產的輪胎鼓包、開裂不斷被多家媒體曝光。2009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也曾公開通報,但這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直至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錦湖輪胎天津工廠大量使用“返煉膠”,才迫使錦湖公司承認部分輪胎存在質量問題。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輪胎產銷國,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低標準、低檔次輪胎的產銷國。
6月10日,中國質檢總局再次就韓泰輪胎存在安全隱患發出風險警示通告稱,部分批次韓泰輪胎由于設計或制造工藝問題,導致輪胎胎體內側簾線外露,引發爆胎事故,嚴重影響行車安全。某批次的100余條輪胎中,出現爆胎等問題的輪胎甚至達到30%以上。
今年3月,歐盟輪胎商會公布的一項PAHs(多環芳烴)檢測結果顯示,該商會從3個歐盟主要成員國市場上購買的2010年1月1日以后生產的45個品牌、110條輪胎中,共有9個品牌、12條輪胎不合格,所有不合格輪胎皆來自中國的7家工廠。PAHs可以導致癌癥,歐盟禁止含有這類物質的輪胎銷售。
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不斷提高輪胎安全標準,美國于2007年實施輪胎召回制,提高了輪胎安全性標準,而歐盟則更是將安全標準的范圍擴大至可能危及健康的環保指標,PAHs檢測就是其中的一項。
可以說,歐美國家輪胎安全標準復雜細致,而中國輪胎標準則始定于上世紀90年代初,其標準比歐美發達國家落后,至今為止沒有一個權威的獨立檢測機構,對輪胎質量進行嚴格監管。
而由于標準落后,一些新技術輪胎產品因為不在國家頒布的產品目錄之內,無法取得“3C”認證成為合格商品,但落后產品都能夠通過“3C”認證。據輪胎業內人士統計,目前市場上載重汽車輪胎規格約有60%、轎車輪胎約有35%在現行標準中沒有,換句話說,按現行法規是不合格產品。此外,在“3C”認證中根本沒有環保指標這項。
這是對中國質量管理體系的一種巨大的諷刺。與通過“3C”認證的“三聚氰胺牛奶”是一個道理。因此中國輪胎業一直處于拼價格、拼成本的低水平制造的怪圈當中,并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所以出現錦湖、韓泰輪胎事件并不令人意外,而是一個必然結果。
面對歐美不斷提高的輪胎安全標準,中國相關部門也曾組織討論過提高輪胎安全標準的問題,但遭到一些輪胎業人士的反對,理由是不應該盲目緊跟歐美發達國家標準,應該考慮中國國情,堅持“中國特色”。其潛臺詞是,如果按照歐美發達國家標準,幾乎沒有一家輪胎企業能達到要求,大幅增加的成本會使整個輪胎行業垮掉。這是一個多么熟悉的聲音,在許多行業討論會上都可以聽到。既然企業不能被犧牲,就只有消費者一次又一次地被犧牲掉。
輪胎是汽車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輪胎隱患是導致中國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殺手”。 中國公安部交管部門交通事故數據顯示,2005年1至11月38.96萬起交通事故中,80989人死亡,其中因爆胎引發的事故就占了將近20%。而在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發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占70%。時速超過160公里的“爆胎”事故死亡率高達100%。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有大幅增長趨勢。2010年,中國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90.6萬起,同比上升35.9%;其中高速公路發生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上升5.2%、4%。
如果將中國每年因輪胎爆胎導致的死亡人數相加,恐怕要遠遠大于同期因礦難死亡的人數,但迄今為止,中國仍沒有在提高輪胎安全標準方面有任何實質性的舉動,也沒有將“胎壓檢測系統”像歐美發達國家那樣列入汽車強制性安全標準。
因此在爆胎多發季節的夏天,中國駕駛員只能依靠自己多掌握一些相關知識,才能保護自己與其他乘員的安全。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