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性能玻璃纖維持續開發任重道遠
高性能玻璃纖維的開發與傳統玻璃纖維相比具有更好的技術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技術效益主要指高性能玻纖的出現,帶來更高、更多的發展空間,帶來各行各業采用高新玻璃鋼復合材料而實現低碳經濟。例如,重化工防腐、煙氣脫硫、脫氮領域、軌道交通、智能電力電器、節能建筑、航天航空及軍工等。例如,我國目前高性能玻纖增強擠拉橋面板出口到歐洲,用高性能玻纖增強的SMC道路井蓋出口到歐洲、用高性能纖維開發的電桿、燈桿出口海外,光纜增強芯用高性能纖維已成為成熟產品走向海外。此外,我國艦艇市場將蘊伏著對高性能纖維的巨大需求,一批功能型工作船艇如交通執法艇、快艇、邊防巡邏艇、小型潛水艇、豪華游艇、賽艇、救生艇等的制造將全面采用抽真空灌注工藝,從而使玻璃鋼船艇的自重更輕、強度更高、航速更快、更經濟、更低碳。
高性能玻纖的開發,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巨大的,從自身來講,玻璃熔制采用純氧燃燒,不僅節約燃料和用電,而且大大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和對環境的污染。據河北金牛公司提供數據,純氧助燃比空氣助燃節約燃料50%以上,節省用電101萬千瓦時/年,原絲總產量由4.5萬噸/年提高到5.5萬噸/年。
高性能玻纖持續開發獲得的環境效益是多方面的,據OCV對40座全氧燃燒的玻璃熔窯測試數據來看,由于玻璃成分中不含硼、氟材料,玻璃熔制中硼化物揮發得以避免,也減輕了對耐火材料的侵蝕;窯爐采用純氧燃燒技術,使廢氣排放中的氮氧化物可降低85%以上,鋁硼硅酸鹽玻璃配合料粉塵可降低30-50%,而且綜合設備投資及生產維修費用相對較低。
科學無止境,實踐出真知。我們在現有不斷創新的基礎上,通過玻璃成分、表面處理、爐窯結構、漏板結構的一系列技術設計,加快推進高性能玻璃纖維向多功能、多品種發展大有奔頭,并以此贏來更多的高端市場。高性能玻璃纖維的持續開發,縮短了與當前高的性能纖維性能差距,并在玻璃纖維的特性得到了更大的發揮;此外,還具有與高性能纖維性價比的優勢,使我們繼續保持民用產品領域的巨大市場。據有有關信息了解,2010年我國內需玻璃鋼復合材料用玻璃纖維產量達到160多萬噸;高性能玻纖需求達到24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