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展 利潤空間縮小
我國的滌綸工業絲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經歷了起步、發展、調整、跨越等階段,產能從80年代的幾千噸,發展到2010年的106.5萬噸。我國滌綸工業絲的快速擴張,推動了世界滌綸工業絲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我國的滌綸工業絲已經占世界總產能的50%以上份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滌綸工業絲的主要生產基地,進而推動了技術創新并擴展了滌綸工業絲的應用領域。
浙江古纖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建輝分析說,雖然發展勢頭很猛,但是也應該看到國內聚酯行業經過近年來的快速擴張,其產品的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殆盡。近年來,滌綸民用絲行業的市場主體受到滌綸工業絲相對高的利潤的“誘惑” ,開始紛紛進入滌綸工業絲市場,改變了原有的市場格局,使得滌綸工業絲的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利潤空間不斷縮小。回顧2010年,滌綸工業絲行業雖然總體運行良好,產銷也基本平衡,在經濟危機中經受了考驗,也驗證了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但是與化纖其他行業的表現相比,滌綸工業絲行業還有一定差距。
此外,一些缺乏技術、市場和產品開發方面經驗不足的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不惜采取低價傾銷的手段去獲得市場份額。不合理的價格競爭、市場的不規范、執行標準的不統一等現象影響了市場運行,降低了下游采購商的購買意愿。
王建輝分析,目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各國經濟的萎靡不振,將大大加快滌綸工業絲行業洗牌的速度,具有合理產品結構的企業將得以生存。滌綸工業絲行業雖然面臨復雜的環境因素,但產能擴張步伐并未停滯,滌綸工業絲行業正在快步進入“微利時代”。
巨大商機 產業用領域需求廣
中國化纖工業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聚酯產能已經達到2800萬噸,不斷擴大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對纖維的需求也不斷擴大,2010年達到750萬噸以上。滌綸工業絲作為產業用紡織品的原料之一,已在建筑、汽車運輸、廣告、海洋、設備吊裝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社會的發展和建設提供了優質的骨架材料。可以說,迅速發展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為滌綸工業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進軍產業用領域無疑是滌綸工業絲行業走出“微利時代”的一個重要選擇。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告訴記者,產業用紡織品是指區別于一般服裝用、家用紡織品,經專門設計的、具有工程結構特點和特定應用領域的紡織品,其發展水平是衡量國家紡織工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21世紀以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進入了快速成長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應用領域不斷拓寬,技術進步成效明顯,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逐步成為紡織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