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由中科院組織、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牽頭實施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煤制乙二醇的工業技術”在北京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發展計劃司、中科院高技術局、計劃財務局相關領導和負責人,以及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北京化工大學、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等項目實施單位領導、主要研發骨干和科研管理人員共40多人參加了驗收會。
驗收會上,專家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姚元根研究員的總體工作匯報,觀看了現場視頻,認為項目組在近兩年時間內,由萬噸級中試至20萬噸級工業示范,進展明顯,成效顯著,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該項目開發了煤制乙二醇用系列催化劑的規模化制備技術,形成了300噸/年催化劑生產能力,為20萬噸級煤制乙二醇工業示范提供了保障。成功開發了新一代煤制乙二醇用高分散、低負載量的高效貴金屬Pd基脫氫催化劑和羰基合成催化劑,新型無鉻酯加氫催化劑;開發了脫氫凈化、羰基合成、酯加氫、高效噴淋等工藝技術,實現了關鍵工藝技術放大與技術集成,形成了2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工業示范的成套工藝技術;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20萬噸煤制乙二醇工業示范裝置,并實現了投產運行,乙二醇產品達到國標(GB4649-2008)優級品標準。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劉久貴在會上指出,煤制乙二醇是非常重要的、典型的煤化工項目,福建物構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研發煤制乙二醇技術,經過近三十年的攻關和努力,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20萬噸煤制乙二醇工業示范裝置,是產學研結合的項目典范,對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家煤化工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