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石油生產大省,陜西至今沒有一套石油乙烯生產裝置。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原省發改委副主任李樹元近日呼吁,陜西在發展煤化工的同時應重視石油化工,加快推進百萬噸乙烯工程落戶延安。據了解,目前陜西省、延安市正在就百萬噸乙烯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加快論證進度。
據悉,延安百萬噸乙烯工程已規劃多年,曾被列入陜西“十一五”發展規劃。2007年5月,陜西省政府和中石油集團在延安簽訂100萬噸/年乙烯項目合作建設協議,目前已被確定為陜西省和延安市“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工程。該工程包括100萬噸/年乙烯及其配套的75萬噸/年聚乙烯、35萬噸/年聚丙烯等9套生產裝置,估算投資220億元。目前該工程總體規劃已獲陜西省批準,基礎設施項目可研報告編制完成,正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乙烯市場調研,并有待國家的論證批復。
延安市發改委乙烯項目前期工作辦公室主任樊振華表示,百萬噸乙烯工程對推動延安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擺脫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狀況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陜西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陜北地區榆林市和延安市,但全省石油化工高端產品少,產業鏈較短,精細化工率低。同時陜西是西部經濟引領區,對石化下游產品的需求旺盛。為此,專家建議,陜西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應雙輪并舉,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促進百萬噸乙烯工程落戶延安。
據介紹,發展石油乙烯將使石油煉制產品的附加值大幅增加。100萬噸/年乙烯項目僅配套的聚乙烯、聚丙烯類產品,年產值就可達180億元,若再生產丁二烯等高端產品,年附加值將超過250億元,增值1.5倍以上。石油化工還可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比如化纖—紡織、丁基橡膠—輪胎—汽車、高端工程塑料—裝備制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