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良好 任務明確
據專家介紹說,“十一五”期間,我國在高性能纖維生產研發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就,碳纖維、芳綸1313、芳砜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玄武巖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已實現產業化生產,并正在進一步開發系列品種,擴大應用,多數技術及產品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雖然我國在高性能纖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大力發展高性能纖維的腳步沒有停止。《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中指出了“十二五”期間高性能纖維發展的重點任務,其中T300級碳纖維要突破原絲、碳化裝備和上漿劑等關鍵技術;芳綸1313要全面提高生產以及應用產業化項目技術水平進一步優化工藝方案,擴大應用;聚苯硫醚要實現纖維級切片產業化和多品種、多領域市場應用開發技術;玄武巖纖維要突破熔融拉絲組合爐和浸潤劑關鍵技術,實現規模生產的自動化控制技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解決蠕變性能,優化濕法工藝,實現干法工藝產業化。T400、T700、M40級碳纖維,芳綸1414,芳綸III,耐高溫聚酰亞胺等要完成產業化研發。
加強研發 拓展應用
目前,國家非常重視高性能纖維的研發,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水平。
專家指出,盡管我國在高性能纖維研發領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也應該看到,截至目前我國很少有自己原創的高性能纖維,軍工和民用所需高性能纖維很多都依賴進口。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高性能纖維無論在產品質量、品種方面,還是在生產規模等方面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針對目前我國高性能纖維存在的這些問題,專家建議,要充分認識到我國高新技術纖維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和亟待強化發展的重要意義。要針對國際上高性能的發展趨勢,找準薄弱環節,組織多方力量,搭建產學研創新服務平臺。要充分認識高新技術纖維產業的風險因素,加強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可行性分析,積極穩妥推進項目實施。要進一步加強工藝及設備的工程化配套研究,加強對耐高溫耐腐蝕特種纖維材料及裝備研發力度。同時也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纖維產業信息化和標準化工作,加強各類技術法規、標準檢測和認證體系與國際接軌力度維護產業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強高性能纖維的應用研究,拓展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