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產業用領域多起反傾銷事件引發的深層思考
2011-8-16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產業用領域 反傾銷事件
企業易遭遇國外反傾銷的原因,除了一些國家針對中國產品濫用反傾銷手段的做法之外,中國產品低價出口是主要因素。避免貿易壁壘,從企業來講,一要了解WTO規則和反傾銷等貿易救濟調查的相關知識;二要加強行業自律,避免低價惡意競爭;三要加大科技投入,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四要時刻注意國際貿易摩擦的動向,樹立起風險防范意識。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5月產業用紡織品的出口額達到66.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29.4%。從出口單價看,除造紙用紡織品有所下降外,其余產品的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出口單價變化對出口額增長的貢獻率大都超過了50%。此數據表明,行業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有所提高,國際競爭力得到加強。
中國產品的出口貿易發展越快,國際貿易摩擦越不可避免。某些國家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事件,有些官司打到世界貿易組織去了,有的中國輸了,有的中國贏了。例如,今年上半年,世界貿易組織裁定,我訴美復合編織袋等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的爭端案,中方勝訴。這為中國企業積極解決爭端鼓舞了志氣。
案件無獨有偶
2011年3月11日,世界貿易組織裁定,美國對中國制造的標準鋼管、矩形鋼管、非公路用輪胎和復合編織袋采取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不符世貿組織規則,判中國勝訴。我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表示,此裁決是中方運用世貿規則維護權益的重大勝利,也會極大增強世貿成員對多邊規則的信心。
據悉,美國商務部在此4起“雙反”案件中,認定中國商業化運作的國有企業構成了所謂的“公共機構”,并認為中國國有企業提供原材料構成政府“財政資助”。世貿組織經過審理,認定美國商務部在此問題上適用了錯誤的法律標準,缺乏相應的事實依據。
商務部負責人稱,希望美方盡快執行世貿裁決,改變對中國出口產品采取的錯誤做法,確保公平貿易環境,維護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
而其中,淄博艾福迪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作為復合編織袋一項的唯一一家上訴企業,功不可沒。
記者了解到,2007年7月,美國商務部對原產于中國的復合編織袋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08年6月,美方終裁認定中國涉案企業的傾銷幅度為64.28%~91.73%。淄博艾福迪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由于積極應訴反傾銷調查和主動配合反補貼調查,獲得最低29.54%的反補貼稅率和64.28%反傾銷稅率,而未應訴的山東齊魯塑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強制應訴企業和中途退出的強制性應訴企業山東壽光健元春有限公司被裁定懲罰性稅率223.74%~352.82%。
由于淄博艾福迪塑料包裝有限公司的積極應訴,至2010年9月,美方行政復審裁定該公司的傾銷幅度僅為0.68%。期間,連同其他3起“雙反”案件,中方又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2009年3月,世貿組織正式就此4案設立專家組,展開調查。今年3月,終得以勝訴結案。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