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一些室內空氣檢測公司,一邊幫人檢測空氣質量,一邊還兼職做珠寶鑒定。7月27日,《太亂!空氣檢測還兼職鑒定珠寶》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日前獲悉,針對室內環境治理行業亂象,上海室內環境凈化行業協會將啟動“夏日凈化”百日行動,從會員單位入手,整頓行業現狀。
隨著市民對室內空氣質量重視程度的提高,市面上出現林林總總的室內環境凈化企業。然而,一些聽起來冠冕堂皇、看似具有官方權威性的企業,實際上卻可能連實驗室都沒有。
上海室內環境凈化行業協會秘書長王芳表示,該協會在對網上各種打廣告宣傳的企業進行調查后發現,許多企業喜歡使用“中心”或者“平臺”等字樣,但從目前的登記情況來看,申城除了市工商局、技術監督部門登記注冊有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外,還沒有第二家以“中心”命名的空氣檢測企業。
“從行業協會角度來說,的確沒有辦法對非會員企業進行約束,但對于市面上出現的各種空氣檢測企業,消費者依然可以通過各種防范措施來鑒別其真偽。”王芳表示,比如從宣傳的名稱上看,如果一家公司名稱既有“檢測”又有“治理”,那就需要警惕了。因為按照市工商局及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注冊管理要求,是不允許一家公司既是檢測方又是治理方的。為此專家建議,市民在選擇此類企業時需注意辨別,尤其需要防范“××檢測治理公司”或者“××檢測中心(平臺)”為名稱的“李鬼”。
據了解,上海市工商及質監部門已關注室內空氣檢測行業的企業資質核查。在選擇空氣檢測公司時,建議消費者通過核實對方營業執照、是否有實驗室以及是否具有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計量認證證書等方面進行“篩選甄別”。
如何鑒別空氣檢測企業資質
●正規的治理公司名稱一般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治理公司”,而不是“××檢測治理公司”,因為在工商注冊時檢測和治理不可以同時使用。但是如果企業提供代理治理業務,這也屬于合法;
●正規的治理公司在網站上只使用自己的注冊名稱,而不是“××檢測治理中心”、“室內環境官方網”等虛擬名稱,切記在網上查詢時不能只看名稱,關鍵看產品;
●當您初步選定一家空氣治理公司時,可以要求查看該公司的營業執照,看其經營范圍里是否有“環保服務”內容;
●查看其使用的凈化產品是否有質檢部門出具的甲醛、笨等污染物的功能報告及安全性報告;
●治理服務行業的市場指導價格一般在20元
●治理企業治理前后使用便攜式檢測儀器進行的自檢不得額外收費,因為根據法律規定,該種數據只能用于科研、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