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無PVA上漿的進程,各企業都把精力放在漿料的選用上,經過應用和實踐,變性淀粉漿料的上漿性能在不斷提高。但是,由于原紗品質的波動和漿料質量的不穩定及應用上的不恰當等因素的影響,阻礙了綠色上漿工程的擴展。為此,要求原紗質量穩定,遵循“相似相容”原則選用漿料,提倡簡化漿液匹配組份,強調優化漿紗工藝,成為推進無PVA綠色上漿的最佳途徑。
2010年,江蘇新鹽紡集團為儲備綠色上漿的經驗,在純棉普梳C14.6tex×C14.6tex 523×378 167防羽布上進行無PVA綠色上漿的探討,通過選用漿料、優化漿液匹配和根據原紗質量調節漿紗工藝的途徑,實現了無PVA上漿。
在實踐中我們的體會是:紡織上漿完全取代PVA漿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要加快綠色上漿、節能減排工程的進展,提高原紗質量,熟悉變性淀粉漿料性能,加強提高上漿性能的研究是關鍵。除原紗和漿料影響上漿的性能之外,壓漿輥壓榨寬度、織造環境溫、濕度、值車工操作技術等因素對上漿性能都有影響。
選對漿料是保證上漿效果的基礎
各種變性淀粉漿料在性能上存有差異,并且這個差異影響對纖維的潤濕速度和成膜性能。因此,只有遵循纖維與漿料“相似相容”和綠色環保的原則選用漿料,才能研究出漿料對纖維的粘附性的強弱,只有熟悉漿料的性能,才能調控好浸透與被覆的比例數量,只有根據紗線的品質和質量優化漿液的匹配,才能保證上漿效果的穩定。
另外,簡化漿液匹配組分是提高漿紗性能的前提。漿液匹配多組分,雖能滿足紗線上漿的需求,但分不清漿液中哪一種漿料有利于上漿性能的提高,哪一種漿料阻礙其它漿料性能的發揮。而且很容易使經紗上漿過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增加調漿程序的繁瑣。因此,使用簡化組分優化匹配的方法,進行漿液匹配,讓主漿料通過上漿的應用顯示出性能上的優勢與不足,不但有助于漿料性能的發揮,更有助于漿紗性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