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道的關于建于清末民初的碉樓,被修繕粉刷成白色,社區居民不買賬,也引起網友熱議。8月21日,深圳福田區石廈碉樓的業主方福田區石廈實業股份公司、業務主管方福田區文體局以及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分別對此做出回應。
業主方“舊”才有歷史感
“以前就住那附近,熟悉而陌生”、“以前每天上學放學都能看見,現在只有那毫無味道的炮樓”,報道刊出后,不少網友發微博表達對石廈碉樓的懷念。
“我們自己看著也覺得不太像!钡飿菢I主方石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蘇先生坦承,他也惋惜石廈碉樓的現狀,“以前的建筑外墻是比較舊,但恰恰是因為舊所以才有歷史感”。他表示,項目目前并沒有驗收。
據介紹,石廈碉樓修繕工程是福田區文物保護工程的一部分,在2009年啟動,2010年底完工,針對墻體以及內部樓梯等進行重新評估修繕,由社區和福田區文體局共同出資,由梅州建筑有限公司負責施工。
專家:一般不允許全面刷新
該工程設計方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袁所長介紹,原來石廈碉樓外部有部分墻體脫落,以及一樓的位置新開了一個門,因此在設計時采用部分刷白、清洗及填補的方式進行修繕。然而在實際施工當中,石廈村民要求將墻體全面更新,施工方在沒有報批的情況下先行刷新,也就是沒有得到專家認可的情況下修改設計。當全部更新完成后,專家們認為“顏色有點假”,但是因為已經刷新了,就沒有必要再進行翻新,因為“顏色過了一年基本上就會變淡”。
“原來就是白色的,只是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雨,上面留有斑駁痕跡,帶有滄桑感,F在刷上白色會比較新,該涂料有防水防腐功能,能夠更好地保護文物!备L飬^文體局文物科海小姐表示,該項目的實施經過專家評議,修繕并沒有破壞建筑原貌。文體局將邀請文物專家現場評估驗收,日期暫時沒有定下來!拔覀兪菢I務主管方,是否合要求還要看專家的驗收。”海小姐說。
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文物研究人員何先生表示,“修舊如舊”即保持原貌是文物修繕的基本標準,不損害建筑的歷史價值及人文價值,“舊就是舊的,新的就是新的”,一般是不允許采用石廈碉樓這種全面刷新的修繕方式。
不過,何先生也強調,如果原有建筑已經出現嚴重墻體問題,采取全面修繕的措施也是可能的。但這種修繕必須是可逆的,也就是說當這一種材料去掉后,可以看出原建筑的舊貌,“因為一旦沒有通過驗收,工程得返工,像石廈碉樓這種全面刷新的返工難度非常大,甚至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