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2011年上半年國內紡織行業企業運行基本平穩,利潤快速增長,生產狀況良好,投資及職工人數繼續增長,但是勞動力成本維持高位,勞動力資源緊缺加劇,原材料、燃料動力成本繼續上漲,國際市場需求不旺,產量及訂貨均不如2010年,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尤其是棉紡織行業和中小型企業。
生產平穩 58.6%的企業收入增長
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上看,有超過一半(58.6%)的企業比2010年增加,其中大型企業中有77.7%的企業收入增長,小型企業只有39.3%的企業增長,表明大型企業經營狀況好于中小型企業。從注冊資本類型上看,外商控股企業收入增加、持平和減少的相當,增加的比重明顯低于其他資本類型的企業。從細分行業上看,化纖和紡織機械行業企業增長的比重最高,家紡行業企業增長的比重相對較低。
對于下半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期增長的比重達到60.7%,說明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下半年的經營有一定的信心。近7成的大型企業預期下半年增長。分行業看,只有37.5%的棉紡織行業企業認為下期收入增長,表明多數棉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下半年經營狀況沒有把握,近幾個月棉花價格持續快速下跌對該行業的影響仍然很大。紡織專用設備制造行業企業預期增長的比重也只有40%。今年以來行業投資增速下滑,新開工項目負增長,對紡機產品的需求減退。
需求不旺 49.9%的企業訂貨量增加
調查顯示,近半數企業(49.9%)訂貨量較2010年有所增長,其中大型企業訂貨量情況更好,較2010年訂貨有所增長的比例達56.4%。絲絹紡織、麻紡織行業企業訂貨量增長的比重較高,分別達到80%和60%。棉紡織行業企業訂貨增長的只占22.9%,訂貨量下降的占52.1%。這表明棉紡織市場景氣度較低,企業銷售出現了問題。
從上半年國外訂單方面看,樣本企業中,需求增長的只占36.3%,反映出國際市場需求不景氣,競爭環境更加激烈。50%的外商控股企業、62.2%的棉紡織行業企業國外訂單量減少。與此相反,樣本企業中,60%的紡織專用設備制造企業和58%的產業用紡織品制造企業上半年國外訂貨量增長。從海關統計數據上看,這些行業的出口也呈較快增長趨勢。
對于下半年訂貨需求情況的預期,54.9%的企業認為會比上半年有所增加,77.8%的外商控股企業和62.1%的港澳臺控股企業預期下半年訂貨量增長。69.7%的麻紡企業和69%的印染企業預期下半年訂單量增長。
但企業經營者對國際市場需求預期更加謹慎,僅有42.3%的企業認為國外訂貨需求會比上半年有所增加。只有外商控股企業較為樂觀,有75%的認為國際下半年訂單增長。分行業看,印染企業、絲綢企業和產業用企業預期增長的比重較高,分別達到64%、60%和58.1%。
銷價上漲 59%的企業產品價格提高
受原料價格、勞動力價格等綜合要素成本價格上漲的影響,多數企業都采用提升產品價格來緩解成本壓力。59%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的平均價格較2010年有所提高,大、中型企業采取提價方式的更多,分別為67%和60.5%。大多數行業企業的銷售價格上漲,只有棉紡織企業例外,銷售價格下降的企業比重占53.3%。
但受到市場需求及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影響,企業庫存略有增加。38.2%的企業庫存較2010年有所增加。尤其是小型企業庫存增加更為明顯,比重達51.2%。62.5%的受調查棉紡織企業庫存增長。庫存增長,銷售價格下降,表明上半年棉紡織企業的營銷問題突出。絲綢行業企業庫存減少的比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