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治污不花錢還有錢賺?
這樣的好事,在廣東省中山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治理中成為現實。
記者近日在中山市采訪看到,原本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VOC通過回收治理成為生產原料,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創造了經濟效益;通過市場合作模式,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治污企業都從新增經濟效益中受惠,實現了多贏。
按照這樣的模式,目前中山市已有近10家企業完成VOC治理;按計劃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占全市VOC排放總量一半的20家企業的治理任務。
污染治理新任務
“綠色大運”環境質量保障工作中,VOC治理成為一項重要任務
近年來,中山市包裝印刷、家具制造、表面涂裝等行業發展迅速。這些行業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將VOC污染漸漸壓上了中山市的云端。
VOC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涂料、粘膠劑等生產原材料中。由于具有揮發性,在生產、使用過程中有機溶劑原料會將大量的VOC排放到空氣中,并在一定條件下與其他污染物結合形成大氣復合型污染,誘發灰霾、光化學煙霧,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廣東省環保廳大氣處有關負責人指出,隨著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和污染減排工作全面深入開展,建筑揚塵、餐飲油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傳統污染物治理日益規范,VOC等大氣污染治理新任務亟待加強。
珠三角地區是我國有機溶劑原料生產和使用的主要區域之一。為進一步改善區域空氣環境質量,以“綠色亞運”環境質量保障為契機,去年起廣東省在珠三角地區率先部署開展了VOC治理工作。11月,廣東省環保廳、廣東省質監局聯合頒布實施了家具制造、包裝印刷、表面涂裝、制鞋四大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
今年“綠色大運”環境質量保障工作中,VOC治理又成為一項重要任務,中山市約203家企業納入治理名單。
“其實,一些行業生產中排放的VOC是白白浪費了,通過簡單的回收治理,這些VOC完全可以重新成為生產原料!睋]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起草人之一、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葉代啟如是說。
據了解,近年來,有機溶劑市場價格不斷攀升,目前已經達到8000元/噸~10000元/噸。據治污企業反饋,在印刷行業中,一噸的有機溶劑就會排放將近一噸的VOC。
政府的推動和利益的驅動,讓VOC治理“無中生有”,成為珠三角地區空氣污染治理的新方向。
企業治污不花錢
將回收的有機溶劑賣回給排放企業,企業只需提供設備用地,不需要額外支出
“沒有刺鼻的氣味吧!
位于中山市小欖鎮的綠云化工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嬰兒紙尿褲膠帶生產商,月消耗約35噸甲苯。2008年后,通過VOC治理,大大改善了工廠生產環境。
廠房內每一個用到膠粘劑的工序上方,都有一個特制的倒裝斗覆蓋。中山市恒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董先生告訴記者,這是用來吸收揮發出的氣態有機溶劑的,倒裝斗有管道相連,最終將氣體統一送往廠區另一處的處理設施中。
走出廠房,旁邊一臺巨大的設備展現在眼前。董先生介紹,這就是VOC末端回收裝置,廠區內所有揮發出的有機溶劑最終將被運送到這臺裝置中。揮發性氣體在這里被活性炭纖維吸附,經過蒸汽解析后變成高溫高濃度的有機氣體,最后通過冷凝步驟重新形成有機溶劑。
“我們的裝置每天可以回收一噸有機溶劑,回收率達到了85%以上,回收純度可達到97%。”董先生說,“這些有機溶劑,有些摻雜了生產過程中的雜質需要再處理;有些則可以直接作為原料,重新用到生產當中!
“我們為企業治污有兩種運營模式,一種是將回收的有機溶劑以原價6折的價格賣回給排放企業。另一種是我們自己將回收的有機溶劑賣出,并將獲得的利潤按一定比例分給排放企業!
根據董先生介紹,兩種運營模式都建立在公司投資建設基礎上。排放企業只需提供100平方米的設備用地,不需要額外支出了。
治污無需投入還有錢賺,這樣的好事自然受到了生產排污企業的歡迎。據悉,按照合作雙贏的模式,中山市恒雅環?萍加邢薰疽言谥猩绞薪10家企業實施了VOC治理,并在佛山、珠海、深圳等地企業也開展了治理。
不僅如此,VOC治理還給生產排污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據介紹,通過深化環境治理,綠云化工在拓展海內外客戶時,審廠過關率提高,增加了企業訂單數量。
全面實施需多方支持
市環保局聯合市包裝印刷行業協會召開會議,向企業介紹VOC治理要求和運營模式
“VOC治理其實并不難,技術也很成熟,關鍵是推廣實施,讓相關行業的生產排污企業認識到不僅要治水、治理二氧化硫,還要治理VOC!
董先生坦言,并不懼怕其他公司競爭,關鍵是要把VOC治理產業做大,讓大家都重視VOC治理工作。但是治污單位本身能力有限,需要政府等社會各界大力支持。
據中山市環保局污控科科長劉志平介紹,針對VOC治理工作,市政府沒有給予更多的經濟補貼。為有效推進VOC治理,今年5月,市環保局聯合市包裝印刷行業協會召開會議,向企業介紹了VOC治理要求和運營模式;近期還將召開家具行業協會VOC整治會議,進一步推廣VOC治理工作。
“依靠行業協會的支持,這項工作開展更加順利!眲⒅酒秸f,“企業認為環保是一件費財費力的事情,我們需要把溝通的方法放在模式的推廣上,如果一開始就對他們說治理,那么企業會產生抗拒。環保讓企業產生利潤,這是一種觀念的顛覆。”
中山市今年年底前將在占全市VOC排放總量50%的20家企業全部安裝治理設施。對于規模較小、VOC排放成分復雜的企業,今后中山市將考慮投資3億元,建立統一的分餾處理基地。
“VOC治理是一項新工作,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劉志平認為。首先,基層監管力量有待加強。全省大部分城市還沒有配備VOC監測設備,是否超標,無法檢測。其次,是從事VOC治理的企業還不多,技術力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