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中國國際聚氨酯展覽會(UTECHAsia/PUChina)上,拜耳材料科學公司通過一架太陽能動力原型飛機展示了其聚氨酯產品的眾多用途。該機的實際使用并不是展示的重點,更重要的是借此能夠證明什么,可以帶來哪些啟示。
拜耳材料科學公司的亞太區高級副總裁AzitaOwlia說道:“既然我們可以制造出一架靠太陽能驅動就能日夜不間斷飛行的飛機,為什么我們不能將此推廣到日常生活中呢?”
拜耳在2010年12月宣布將以中國作為基地展開一系列投資,以擴大在亞洲的業務影響,并將其聚氨酯產品作為較重的傳統材料的環境友好替代品展開市場營銷。除斥資1.61億美元新建下游工廠和新增聚碳酸酯產能外,該公司還宣布計劃擴大MDI產能并在青島建成一座聚氨酯系統料工廠。
除青島聚氨酯新廠外,不久拜耳還將在上海建成一座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工廠。該廠將采用先進的氣相光氣化技術來達到減少溶劑消耗、節約能源和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幫助拜耳與低成本的中國本土企業展開競爭。
拜耳材料科學聚氨酯業務部負責人JoachinWolff說:“雖然我們對市場長期的可持續增長充滿信心,但原材料成本日益上漲還是讓我們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如今所有的聚氨酯生產企業無不例外地受到了成本壓力的影響。”
在Wolff看來,這一壓力將推動日趨飽和的市場進行合并。他說:“我們的戰略方針不是擴大產能,而是通過在技術上不斷推陳出新來保持競爭力。”
TDI工廠已在7月成功進行了試運行,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逐步投入生產,將在2012年進入250萬噸TDI年產能的滿產運行。
雖然Wolff預期拜耳大部分的新產能將用于柔性床墊和汽車座椅等應用,但拜耳同時也在為其聚氨酯產品線開拓可持續發展的新應用領域。在本次展會上,拜耳還特別介紹了他們對一系列聚氨酯納米泡沫的開發舉措,在未來納米泡沫能夠大大提高泡沫材料的隔熱性。
作為這一開發項目的一部分,拜耳現正在研究利用微型乳劑制成聚氨酯硬質泡沫,這種材料將能把聚氨酯泡沫中的孔隙大小縮小至150納米以下,在提高隔熱性的同時還能降低電器產品的能源消耗。采用這種泡沫材料的電器外壁也更纖薄。
Owlia說,這些新應用將有助于將拜耳的材料產品打入更廣泛的行業領域,找到更多用武之地。
她說:“中國在今后的發展中面臨著各種重大的挑戰。我們希望為應對這些挑戰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