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每年會用銷售額的3%投入研發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在成本降低的情況下開發出更好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方建祥補充。
上海麒翔汽車內飾設計有限公司開發人員很自豪地向采購商與記者介紹了一種新開發的產品:“我們公司主要生產汽車用面料以及合成革的配方設計,我們研發的“HU-PU”合成革不僅具有良好的吸濕性、與天然皮革相近的肌膚觸感等特點外,而且在車用皮革中擁有頂級的輕量性,同等條件下此類革重量只是合成革的一半,采用高性能輕質材料是實現汽車輕量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可以有效地減輕自重,提高發動機效率。”
在記者看來,減少燃料消耗和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確實已成為當今汽車工業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實現汽車輕量化是節省能源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國際先進汽車制造商所追求的目標。
天然材料是必然選擇
展會期間,福建建州竹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展板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遠看外形像肉松,近看卻是一種竹原纖維的新型天然纖維產品。
“天然纖維在模壓汽車內飾件生產中的應用已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如各種內飾件、車門內飾板、車頂襯墊等。竹原纖維復合材料應該是除了聚酯纖維、聚丙烯纖維、玻璃纖維、碳纖維再生棉纖維、亞麻和劍麻纖維等汽車用非織造材料所用纖維外的一種新型天然纖維,未來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福建建州竹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說,竹原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天然抗菌、除臭、防紫外線、透氣等特點,不僅能使汽車內的環境更加健康、環保,而且其密度只有玻璃纖維的一半左右,用它制成的復合材料重量較輕,同時自然竹材來源豐富,價格合理,加工方便,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減低低碳排放。目前,竹原纖維復合材料在車內飾的生產中已經有了較廣泛的應用,如轎車的各種內飾件、車門內飾版、車頂襯墊、行李艙襯墊,以及卡車、客車的車廂內襯板、門板、頂棚和座椅背板等。
有專家表示,天然纖維是一種天然的循環再生資源,密度小,可制成輕質結構材料。在發生碰撞事故中,與玻璃纖維增強塑料件比,其模壓件不會產生銳利碎片,因而更安全,同時也不像玻璃纖維會引起人的皮膚與呼吸道過敏反應。因此,汽車內飾材料開發研究方面應該重視天然纖維的應用。
“汽車內飾材料應能同時滿足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加工性能、經濟性能和環保性能的要求,既要有足夠的強度、韌度、吸音、絕熱性能,又要質輕價廉,能進行深度模壓成型;既要防污抗菌,又可循環再生。就目前來說,天然纖維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一位在場的采購商說。
據有關法規強調,至2015年,汽車必須以95%的可循環使用的材料制造。采用天然纖維的熱塑性或熱固性模壓件(如車間板等)已成為歐洲轎車的標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