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范輪胎行業發展,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強環境保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促進輪胎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輪胎產業發展形勢,我國工信部在2010年下半年制定了《輪胎產業政策》。在此產業政策詳細內容中提出了限制斜膠胎、鼓勵子午胎以及2015年基本實現裝配輪胎子午化和無內胎化的目標。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近年內國內陸陸續續公布一系列的輪胎產業擴能政策其中輪胎制造業往中西部地區轉移跡象明顯;其中最為主要是的是重慶地區的正新輪胎和韓泰輪胎新廠,以及湖南的住友輪胎新廠;上海雙錢集團和米其林在安徽無為縣合資工廠的計劃也早已塵埃落定。很多外資輪胎企業在中國的銷量都處于迅速發展期,但也面臨同樣的難題:過于依賴配套銷量,在中國市場替換胎的銷量仍舊很低,產品銷售面臨結構性調整。正新、韓泰、米其林新廠正是為輪胎銷售方式轉型而建立的,其中雙錢、米其林合資的安徽輪胎廠也是繼米其林占有高端配套市場后想打開經濟型配套與替換胎市場的有效嘗試。
除橡膠下游的輪胎產業中西部發展提速外,用于高速公路建設的SBS、膠粉改性瀝青十二五期間也將在中西部開積極上馬新項目。
按照國務院公布的高速公路網發展規劃,我國正在全力加快國家高速公路網主骨架建設。“十二五”期間將建成由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組成的新路網,簡稱“7918網”,其中對高等級公路和高速鐵路投資的力度不斷加大。高等級道路工程的路面均采用多層瀝青混凝土結構,瀝青混凝土的透層、粘層、封層均要使用乳化瀝青產品,路面的攤鋪需要使用大量的改性瀝青;同時瀝青路面表面處治、瀝青貫入式路面、溫拌瀝青混合料路面也均要使用乳化瀝青和改性瀝青產品。
江蘇寶利瀝青的新疆和四川新改性瀝青項目正在此契機下應運而生,其中江蘇寶利瀝青在吉林、陜西、湖南的三家子公司十二五期間在原有產能基礎上均有擴能計劃。金融危機后投資拉動內需計劃以及十二五期間多數公路建設將進入集中養護期是一系列改性瀝青項目上馬的前提。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高速公路建設高峰期已過,內陸尤其是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和發展潛力較大的農村地區的公路建設正成為公路建設發展新方向。
總之,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人工成本低、市場潛力大,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有利于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因此在十二五期間四川大乙烯、武漢大乙烯以及相關下游產業陸續投產后,一系列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效果將陸續迸發;屆時廣大中西部內陸地區將集中受益,增加就業機會、降低土地等生產成本以及最終達到產業格局的相對平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