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上海 —— 今天,來自德國的權威機構,研究和創新專家委員會(EFI)的代表團參觀了拜耳(中國)有限公司上海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Polymer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研究和創新專家委員會隸屬于德國政府,負責就有關研究、創新和技術生產等問題向德國政府的決策者提供權威的科學建議。目前,研究和創新專家委員會正在進行實地考察,目標是在2012年2月份前完成一份有關德國公司創新能力的報告,并提交給德國政府和德國首相以作參考。
拜耳材料科技中國區總經理蕭楓博士和拜耳材料科技亞太地區研發部高級副總裁黎滿博士向專家委員會的代表們介紹了拜耳材料科技的主要業務及其在中國和全球范圍內的創新研究。今年6月,拜耳對其在上海的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進行了擴建,將其升級為拜耳材料科技在全球的三大研發中心之一。在此次訪問中,拜耳向代表團著重介紹了上海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在拜耳全球創新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我們的目標行業不斷向亞洲,特別是中國大規模轉移,亞太已成為拜耳材料科技發展最快的區域。對拜耳而言,中國不僅是生產基地,更是我們全球研發網絡的重要組成。”黎滿博士介紹道,“通過將在上海的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升級為拜耳材料科技全球三大研發中心之一,我們希望能夠更加貼近本土客戶并為他們提供專屬的解決方案,從而鞏固我們作為全球頂級創新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地位。擴建后,拜耳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將更專注于中國當今主導的創新領域,例如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發電廠。”
中國對可持續建筑、交通和新能源方面的創新有著迫切的需求。拜耳材料科技希望通過建立更加貼近本土客戶的創新中心,更快地響應快速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并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和客戶展開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具行業針對性的專屬解決方案。拜耳材料科技亞太區聚氨酯新市場市場總監張杰博士向代表團介紹了中國建筑行業的現狀以及拜耳材料科技就此開展的創新研究。此外,拜耳材料科技中國汽車業務總經理雷煥麗女士還向專家們介紹了拜耳材料科技與中國汽車制造商奇瑞汽車在研發輕型汽車材料方面的合作情況。
中國要想成為創新強國,知識產權的保護愈發重要。拜耳大中華區知識產權保護部門負責人Oliver Lutze就此與代表團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我很高興看到,繼中國2008年提出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后,地方及中央政府,以及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為產品創新的發展和創新理念的形成營造更為良好的環境。”Lutze博士說道,“這些被稱為‘自主創新’的政策有助于幫助中國達成在2020年前成為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并在鼓勵研發投資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這些變化,對于像拜耳這樣在研發方面有重大投資的創新型公司來說是非常有利。”
代表團成員對拜耳材料科技此次介紹的主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充分肯定了此次訪問的成果。
“我認為,此次參觀和訪問頗具啟發性,使我們對中國的發展和拜耳的創新業務有了全面的了解。”研究和創新專家委員會主席Dietmar Harhoff教授(博士)說,“我們非常感謝拜耳安排此次參觀活動,并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以及今后關注的方向。”
在聽取了拜耳高管的宣講后,代表團還參觀了研發中心的實驗室。
旨在將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打造為拜耳全球性的創新中心的計劃預計2012 年下半年完工。根據計劃,擴建后,中心員工數目將是當前130名員工的兩倍。這意味著拜耳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將有能力對汽車、可再生能源和建筑等行業的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研發專知和應用解決方案。擴建完成后,拜耳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的研發將圍繞特定行業展開,致力于提供更具行業針對性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