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在吳江召開。來自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德國、英國、瑞士、印度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化纖業界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共計600多人,齊聚一堂,共謀世界化纖產業發展大計。
化纖紡織產業是吳江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傳統優勢產業,在該市經濟板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吳江的化纖紡織產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科技水平明顯提升,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截至目前,該市已擁有直接從事化纖紡織業的生產企業超8000家,無梭織機18萬臺,合纖生產能力320萬噸,化纖產能占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2010年,該市化纖紡織產業實現產值11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過去10年,盡管中國化纖工業的技術進步突出,纖維及制品應用領域不斷擴大,但行業發展仍以量的增長為主,在新產品開發、市場推廣等方面與傳統化纖強國和地區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說,未來10年,全球化纖生產將進一步向中國轉移,隨著中國經濟步入轉型期,國內個性化、差異化產品的需求空間越來越大。同時,國內紡織和化纖制造業自身裝備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客觀上也為化纖企業新產品的研發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十二五”期間,化纖行業和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重視產品開發的基礎上,更要重視新產品的市場推廣。
會上,我國化纖行業黃皮書——《化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研究》正式發布,內容涵蓋了化纖及其聚酯滌綸、粘膠、錦綸、高新技術、生物質纖維等11個分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研究及行業科技發展、標準化發展等。會議期間,以“回顧‘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創新與升級”為主題的我國化纖行業科技成果展示同時舉行,62家參展企業集中展示了近5年來的高新技術纖維、新型纖維、差別化功能性纖維開發和應用,以及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
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已成為世界化纖業界具有廣泛影響的行業年度盛會。本次會議為期兩天,將主要圍繞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的形勢下行業經濟發展的特點及當前一些熱點和難點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重在尋求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促進各國化纖產業共同發展和繁榮。